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32篇
经济学   48篇
综合类   94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08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独立学院辅导员由于其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之一。由于职业倦怠对辅导员个体身心健康的维护,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乃至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国内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如何采取措施来有效干预独立学院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本文从个体主动调适的角度出发,浅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自我缓解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多种因素造成独立学院教学秘书对自己的岗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倦怠情绪,我们应该重视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采取措施应对,不断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3.
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辅导员职业倦怠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一种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其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了缓解其倦怠状态的策略。本文认为,从客观方面优化岗位职责、强化社会支持体系,从主观方面提升职业素养、保持积极情绪,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4.
心理学专家把心理健康问题比喻为“感冒”,各行业人士都有患上“感冒”的可能,但因为教师“制造”的产品是人,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必须首先是拥有健康心理的人,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教师心理不健康,将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学生及其他们背后家庭的和睦与幸福,直接影响我市教学质量的提高,况且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构建和谐吕梁的关键之一,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5.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教学改革深入,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愈来愈大,受到了职业倦怠的严重影响。职业倦怠的实质是自我效能感的一个危机。自我效能感,这一作用到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的重要心理机制,对预测、调节教师职业倦怠有积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6.
高职辅导员的工作特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缺乏晋升机会直接导致高职辅导员情绪消极;工作具有挑战性,使高职辅导员面对较大压力;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个人才能难以发挥使高职辅导员普遍产生职业倦怠心理。认为,科学定位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建立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提高职业吸引力,满足辅导员多层次需求,提高其归属感,搭建多样化发展平台,优化工作环境等对策可以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7.
林桂松 《品牌》2014,(12):91-91
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一种惯性来工作,这种现象被称为"职业倦怠现象"。高职院校专职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同样十分普遍,对其日常工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8.
张佩萍 《价值工程》2011,30(28):225-226
教师职业倦怠所带带来的负面作用,严重地损害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着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进而对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产生着消极影响。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寻求预防和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9.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显著,本文通过职业倦怠的内涵和表现,探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解决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0.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直接面对学生,并且较长时间地与固定学生群体进行接触,因此需要投入高情绪劳动。论文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研究了来自11所高等院校132名大学英语教师的情绪劳动情况,及情绪劳动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英语教师较多地使用深层扮演策略,较少地使用表层扮演策略。深层扮演与教师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低个人成就感存在负相关。与此相反,表层扮演则与职业倦怠的三个因素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