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9篇
财政金融   471篇
工业经济   98篇
计划管理   504篇
经济学   318篇
综合类   361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375篇
农业经济   40篇
经济概况   2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IPO价值信息传递与投资银行金融认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遵循金融认证理论的研究路径,构建了IPO价值信息的传递与投资银行金融认证的理论模型,实证结果表明:(1)首发市盈率与投资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正相关,即综合竞争能力越强的投资银行,其承销的IPO发行市盈率越高.另外,综合竞争能力越强的投资银行,其承销IPO募集资金用途发生变更的企业比例、上市后违规企业的比例以及曾被ST的公司比例均相对较低.(2)新股抑价程度与投资银行的认证成本负相关,但缺乏统计显著性.(3)新股抑价与中签率负相关,与IPO风险测度正相关;新股抑价与投资银行类型的负相关缺乏显著性.(4)IPO中签率与投行认证信息因子、发行价格信息因子的关系缺乏统计显著性;中签率与投资银行的声誉信息因子显著正相关.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2.
我国IPO询价制度实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运用均值检验与逐步回归等实证分析工具,对我国IPO询价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与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IPO询价制度并未使IPO效率获得大幅提升,IPO的首日与首周平均收益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询价过程缺乏信息激励与甄别是影响询价制度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IPO发行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询价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3.
分部信息的披露主体主要是上市公司.公司出于竞争投资者有限的资金等目的有自愿披露分部信息的动因.由于分部信息披露存在成本,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企业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将通过对收益和成本的权衡来决定分部信息披露.由于分部信息披露的外部性、分部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等,不能完全依赖于自愿披露,必须对分部信息披露进行适度的管制,强制公司披露分部信息.  相似文献   
64.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中美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准则,为我国修订年报准则提出建议。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中美年报准则要求披露的项目内容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年报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修订年报准则时借鉴美国制订年报准则的经验,并提出了几点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5.
We find that initial returns were more favorable for Internet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POs) than non–Internet firm IPOs. Since the demise of the Internet sector, the underpricing of Internet–firm IPOs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other IPOs.
Initial returns of Internet firms ar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underwriter prestige and to pre–IPO market conditions. However, initial returns after the demise of the Internet sector are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ftermarket performance of Internet firms is initially favorable but weakens over time. Firms that experienced higher initial returns during the strong Internet cycle experience weaker aftermarket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66.
上市公司IPO时的股权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与先前文献只从业绩考察股权结构内生性不同的是,本文从基于控股股东的内部资本市场及其背后的利益动机出发,认为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IPO前的业务关联性、组织形式和产权性质等特征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是上市公司IPO股权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对1999—2004年IPO公司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上述假设。并且,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前(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控制)相对于改革后(非国有企业、中央政府控制),其股权结构的形成更容易受政府干预和政策变化的影响,但很少受IPO前公司业绩的影响。这说明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确实有助于减少政府不合理干预,真正实现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67.
公司治理与IPO抑价——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ensen与Meckling(1976)认为,代理成本是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公司内在价值之间的差异。投资者对公司代理成本的预期也会体现在IPO定价过程中,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降低公司IPO抑价。本文以我国2002—2003年的133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样本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控制权结构特征以及关联交易性质对IPO抑价有显著的影响,而董事会独立性对IPO的抑价影响则不显著。本文的结果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显著地降低IPO抑价,降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68.
纪福星 《金融论坛》2006,11(11):31-35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实现市场化经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业务发展质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从实际市场化运营中加以衡量。本文简要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其面临的提高经营绩效、增强经营透明度和股市多变对稳健经营等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鉴于此,作者提出了从转变经营理念、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实现信贷业务均衡有效发展等方面,加强各项发展要素的整合,从不同层面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同时,积极推进相关配套的外部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69.
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时序演进与行业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会计稳健性(accounting conservatism)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惯例。稳健原则的贯彻实施是我国会计改革与国际接轨的突出特征。为分析中国的会计稳健性在实证上的特征,本文采用中国上市公司1993~2003年的数据,运用basu(1997)模型,计算了上市公司分年度的会计稳健性以及行业特征。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中国会计制度的改革,证券市场监管和处罚力度的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脱钩改制,会计稳健性在1998年后逐渐增强,2001年以后上市公司的会计具有稳健性,会计稳健性具有行业特征,在制造业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70.
我国IPO股票长期弱势中研究方法的差异性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 1992年 5月 21日到 2001年 12月 3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 579家 IPO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长期弱势研究中最常用的两个计量模型(BHAR与 CAR)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是统计显著的.但在判断 IPO公司是否存在长期弱势时,选择模型造成的差异不会影响结论的判断,而基准收益率的选择对于弱势还是强势的结论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