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68篇
财政金融   660篇
工业经济   200篇
计划管理   949篇
经济学   1215篇
综合类   666篇
运输经济   81篇
旅游经济   182篇
贸易经济   721篇
农业经济   329篇
经济概况   90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561篇
  2012年   807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20世纪 90年代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发展的确使经济周期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 ,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周期本身。那种认为“新经济”可以消除经济周期的观点是没有现实依据的  相似文献   
82.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边界问题上,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和芮切特)、旧制度经济学家(霍奇森)以及经济思想史家(卢瑟福)不仅边界刻画依据不完全相同,而且他们对新制度经济学智力成果的描述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某种制度分析是否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键是看该理论是否假定环境存在着不确定性、人是否具有有限理性,是否明确地或隐含地以交易费用为正为前提。而新制度经济学的边界在旧制度经济学家和经济思想史家那里被进一步放宽。他们深入到本体论层面,认为某种制度分析只要坚持方法论个人主义,那么它就属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而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边界刻画更能准确、客观地反映新制度经济学的智力成果。  相似文献   
83.
新疆少数民族农牧民经纪人作为一条纽带、一座桥梁,将农牧民与市场衔接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农业产品“卖难”现象的发生。然而由于其知识、技术等整体素质不高,使他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牧产品流通市场掌控能力不足,从而表现出整体竞争能力较弱。因此,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努力地做好培育少数民族农牧民经纪人队伍的工作。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农牧民经纪人。  相似文献   
84.
2005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重要位置,与我国国情颇为相似的印度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提出了类似的发展战略,即"第二次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两者都是针对"三农"问题而进行.对于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加深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内容和实质,更好地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前景.  相似文献   
85.
在渐进的市场改革和开放进程中,长三角地区以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为表现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并没有遵循城市化进程的国际经验,即城市化主要来自工业化的推动,而主要由于工业企业集中、政府干预和市场促进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人口城市化发展的演进特征则是上述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确切地说,不断增加的工业生产活动并没有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发挥明显作用,特别是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市场开放进程中不断向市区集聚的工业企业的集聚行为(而非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考察和分析了不同阶段长三角人口城市化发展的不同特征和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86.
对农民失地利弊的判断应该用理性代替感性.农民失地是我国社会进步的象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应同时并举.  相似文献   
87.
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模式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推动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进一步加快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全面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综合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促进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构造与产业配置结构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有效转变与重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8.
欧元体系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元区集中统一的货币政策和权力分散的财政政策 ,已有 4年多的实践历程 ,实践表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性较差 ,欧盟的机构设置与政策结构的设计的确存在缺陷 ,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缓解内部冲击与价格稳定首要目标已处于两难境地。实现统一的“大财政”,通过财政转移 ,重新配置资源 ,以帮助成员国吸收不对称冲击的影响 ,是提高欧元体系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9.
西部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制度的落后。西部大开发的本质是以产权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制度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 ,应建立以现代农地产权制度为基础 ,现代工业产权制度为中心 ,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为先导 ,现代教育产权制度为龙头的产权制度体系 ,从而推动西部实现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90.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支农政策工具之一,除了起到农业风险管理作用之外,从长期来看还具有促进农民增收等效应。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讨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农民收入增加的作用路径,并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思路,将我国各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作为外生冲击,利用2000~2016年的省级数据,使用渐进性双重差分的方法,评估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收入结构的长期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和人均非农收入的影响均是正向显著的,并且有助于区域内农村居民非农收入比重提高,这一效果随试点时间推进不断强化。此外,本文进一步检验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于城乡关系的间接效应,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不大,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