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3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283篇
财政金融   1678篇
工业经济   439篇
计划管理   1393篇
经济学   2432篇
综合类   1701篇
运输经济   30篇
旅游经济   110篇
贸易经济   1405篇
农业经济   311篇
经济概况   150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904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799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672篇
  2008年   809篇
  2007年   821篇
  2006年   744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991.
曾江洪  甘信禹 《技术经济》2014,(11):90-95,115
利用中国4个主流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众筹网、淘梦网、中国梦网)上的365个项目的信息以及318个项目发起人在两大社交平台(新浪、腾讯)上的社交网络数据,从众筹项目发起人的角度研究了其个人社会资本和地域社会资本对众筹项目融资成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发起人的个人社会资本和地域社会资本均与项目融资成功率正相关;整个融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地域歧视现象,且在融资临近截止期"地域歧视现象"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2.
黄平 《技术经济》2014,33(10):119-125
整合竞争优势理论、网络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提出了网络-制度-资源综合范式下的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生成机制三维模型,指明了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3个维度——战略网络结构、节能环保制度下的环境合法和绿色资源,指出了中国企业绿色竞争优势塑造的两条具体路径,建立了社会资本与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生成的关系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绿色竞争优势获取的直接效应。最后提出中国企业塑造绿色竞争优势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价值创造为战略导向,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业绩指标的一种高效预算管理方法。本文将考虑资金机会成本的经济增加值作为核心业绩指标贯穿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提出了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在介绍经济增加值由来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基本框架,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阐述。按照全面预算管理框架结构,将经济增加值这一核心业绩指标导入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依次就EVA预算编制方法、EVA预算执行、预算差异分析和预算考评激励四个预算管理环节的具体构建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以一般企业的一般情况为蓝本,为企业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4.
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快速发展,需要更有效、更准确的产业政策继续扶持。产业集群是社会资本丰富的组织,集群剩余索取权是产业集聚的动力之一。文章对服务外包产业政策效果评价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从产业集群治理层面进行政策制定及效果评估的核心思想,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群治理的基本机制-集群剩余索取权的社会资本特性以及政府在产业集群治理中主导作用的形成,建构了产业集群网络的结构熵模型以反映社会资本或集群剩余的演化。有关基于熵变的产业集群治理策略方面,文章提出产业政策应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主向提高集群剩余和社会资本的方向完善,通过加强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非正式关系的营建、交易平台的建设等措施以增强企业网络的"嵌入性"凝聚更多积极的生产要素,提高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5.
性别收入差异及性别歧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歧视带来的性别收入差异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基于吉林省1990-2010年间三期妇女地位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吉林省的性别工资差异问题,并运用Oaxaca-Blinder对性别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文章对20年间吉林省的性别收入差异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性别分割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性别收入差距总体趋势在扩大;个体特征差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性别收入差异,现阶段性别收入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者本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引起的,是正常合理的范围;歧视仍然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的一个原因,女性在获得教育的机会上还是比男性要低,而且女性很难进入到高收入行业和职业,使得在教育方面女性仍然处于不利地位。但是经过20年的发展,对女性的歧视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996.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贷款利率呈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新的行业特点和经营形势下,商业银行需要结合研究贷款资源的配置方式,为商业银行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引入三角模糊数来刻画商业银行的收益率,并利用其可能性均值来构建三类贷款组合优化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有效边界都符合均值方差模型有效边界的变化趋势,且得到的贷款权重配置可以更好地体现贷款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7.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政府实现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具有显著的收入分配效应。构建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理的分析框架,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内生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发现: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结构负相关,在即期会强化农村居民在就业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在长期,城乡居民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重塑就业预期,通过调整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实现职业转换,第5年以后将出现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的格局,形成乡城收入赶超效应,产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998.
Despite increasing interest in ambidextrous innovations, mainstream literature has excluded discussions on developing and combining exploratory innovation (ERI)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EII) i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ME) sector. This issue from the SME perspective is worth addressing. Recent studies have conceptually argu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op management team (TMT) in managing ambidextrous innovations. Building on this argument, we explore how the top manager exter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foster ambidextrous innovations and whether inter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among senior executives can be used to integrate such innov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distinct external managerial relationships cause differential innovations for SMEs, and (b) internal social capital among top managers could be used effectively to manage ambidextrous innovations.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SMEs engaging in both high ERI and EII perform better when they focus on the balancing benefits of TMT internal social capital and the bridging benefits of TMT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相似文献   
999.
We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on how to assess the size of the underground (or shadow) economy by proposing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rrency Demand Approach (CDA) à la Tanzi. In particular, we introduce three main innovations. First, we take a direct measure of the value of cash transactions—the flow of cash withdrawn from bank accounts relative to total non‐cash payments—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 the money demand equation. This allows us to avoid unrealistic assumptions on the velocity of money and the absence of any irregular transaction in a given year, overcoming two severe critiques to the traditional CDA. Second, in place of the tax burden level, usually intended as the main motivation for non‐compliance, we include among the covariates two direct indicators of detected tax evasion. Finally, we control also for the role of illegal production considering crimes like drug dealing and prostitution, which—jointly with the shadow economy—contributes to the larger aggregate of the non‐observed economy and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total cash payments. We propose then an application of this “modified CDA” to a panel of 91 Italian provinces for the years 2005–08.  相似文献   
1000.
Is the ongoing economic slowdown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likely to impact Latin American growth negatively in the medium- to long-run? This paper considers various transmission channels that work through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and finds econometric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shrinking global imbalances may create problems for Latin America. Specifically, using panel data analysis, we find that the trade balance as a proportion of GDP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Lati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period 1953–2009. We then develop a simple dynamic model to help explain our main finding through investment and saving behaviou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