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9篇
  免费   533篇
  国内免费   351篇
财政金融   757篇
工业经济   585篇
计划管理   1657篇
经济学   4037篇
综合类   2771篇
运输经济   105篇
旅游经济   160篇
贸易经济   1702篇
农业经济   878篇
经济概况   250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795篇
  2013年   1290篇
  2012年   1264篇
  2011年   1500篇
  2010年   1191篇
  2009年   1047篇
  2008年   1088篇
  2007年   953篇
  2006年   869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当前我国粮食经济宏观层面的难题:粮食生产的基础不稳固;粮食直补未能协调好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我国粮食市场存在"政策型"波动现象.由此提出对策:综合协调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培育中间大商业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中储粮企业要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目标并联的、"二元"稳定的粮食政策结构、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破解订单农业发展的风险难题.  相似文献   
132.
自2001年江西省明确提出"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而奋斗"的战略目标以来,江西崛起指数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由2002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4位,再到2005年的第3位,初步实现了江西在中部六省中快速"崛起"态势。从崛起指标的时序分析来看,"江西在中部崛起"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2000年江西绝大多数指标均低于中部平均水平,到2006年,江西进入中部前3位的指标明显增多,GDP增幅靠前,直接利用外资和农村住户人均纯收入排名第1;2002年以后,江西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快于2001年,连续5年实现12%以上增长,崛起阶段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6.0%,比2001年增长率高出近1倍。毫无疑问,近5年是江西历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3.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在我国现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应该通过促进科技进步、加快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等几个方面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4.
由于受到初始条件,尤其是转轨前经济和政治状况的制约,转轨中的路径选择在各国间具有很大的差异。转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局限造成了在转轨效益评价中的很多错误认识。转轨是经济史上的一次革命,转轨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效率的改善。应该从长远的视角,通过发展模式转型看待转轨效益。评价转轨效益的制度指标和生产量指标都有自身的缺陷,因此应该寻求更加中性的并且可量化的指标。本文尝试以转轨时期产业结构的改变作为评价指标度量效率的改善程度,以此来解释中国和俄罗斯在转轨效益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5.
华北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具有许多优势,同时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华北区域经济合作,应立足区域优势,扬长避短,大胆创新,有针对性地提出华北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应采取的对策,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6.
地区本位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应该首先推进邻近区域的市场一体化。长江三角洲由于行政区划及利益主体不同等原因,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地区本位,阻碍着资源自由流动和跨地区合作。从发展的基础看,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条件成为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先行地区。促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措施包括:构造协作联动的制度基础;协调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区域产业结构;鼓励企业跨区兼并;寻求新动力全面推进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7.
本文通过对北京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研究了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分配结构、经济效 益和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模型对2010年北京的三次产业做了预测展望。  相似文献   
138.
教育、知识发展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活动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卢卡斯和琼斯等人关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模型推导结果表明,平衡的经济增长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以及通过研究与开发活动导致的新知识、新技术的积累.平衡经济增长的速度快于知识和技术积累的速度,知识和技术积累的速度又快于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教育是积累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方式,知识的发展需要研究和开发活动.为了实现快速的、稳定的经济增长,政府应重视教育和研究与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139.
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首先对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要地回顾,进而剖析了我国产业不平衡发展的演进轨迹和生成动因;最后在对产业不平衡发展演进轨迹理性判断和评述的基础上,以量化的手段探析了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0.
经济科学实验中心是一个新生事物,继续探讨关于经济科学实验中心的建设理论和方法,对今后经济科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这个目的出发,该文探讨了经济科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原则,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