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财政金融   62篇
工业经济   29篇
计划管理   66篇
经济学   58篇
综合类   7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7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必然会出现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在公司内部监督职能上存在一定的交叉和一定程度的重复。如何协调好这两种监督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公司治理机构得以完善,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2.
Abstract:  As is evident from recent changes in NYSE and NASDAQ listing requirements, board independence is assumed to be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governance mechanism. However, the empirical evidence regarding the value of board independence is mixed. We examine board member resignation announcements and their perceived importance in the context of firms' existing governance structures. We find that outside director resignations appear to send negative signals to market participants. However, this market reaction is less negative when the board is more independent before the departure and when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is high, but is more negative for higher levels of officer and director ownership and CEO incentive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163.
健全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莉 《价值工程》2004,23(7):68-71
推行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上市公司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化安排。独立董事已成为影响现代公司决策的一种强有力的独立的平衡力量。本文对如何保证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条件和独立性、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4.
产品市场竞争对董事会治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转轨经济条件下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对董事会治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特征,对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中这种影响关系的差异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发现,当产品市场竞争超过一定程度后,董事会治理对企业价值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控股企业中比在国有控股中更强烈。换言之,只有产品市场竞争超过一定程度后,提高董事会治理的水平才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否则,董事会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不大。因此,产品市场竞争与董事会治理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互补性关系。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对内外部治理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的深入探索,并为提高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水平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5.
本文回避了国有股定价问题、董事激励中的政治因素、行政部门的经营干预、国有股股权变动的审批问题等一系列非市场因素,以2002~2005年的民营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消除了非观测效应的影响,寻求中国证券市场的董事会治理机制运行规律和效果。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独立性程度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报酬最高的三名董事的报酬增加与较高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资产收益率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体现了董事激励的重要治理效应;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与每股收益和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与每股净资产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6.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事会建设是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董事会试点工作中的国有独资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7.
陈石松 《特区经济》2008,(12):19-21
真正在国企改革中提出并逐渐重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笔者认为是党的"14大"以后,随后历经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至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前;第二阶段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这一阶段,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第三阶段从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至今。  相似文献   
168.
经过十几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海目前形成了"两级管理"、"三个层次"、"三位一体"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框架.上海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是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基础上进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经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不断规范的发展过程,在借鉴其他国家董事会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将把一个原先被动性的董事会发展成为一个策略性的董事会.  相似文献   
169.
郭葆春 《财经科学》2008,(3):117-124
本文通过对2003-2006年四年期间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CFD变更的原因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从公司业绩、董事会特征,以及CFO特征分析CFO变更的研究框架.影响CFO变更的因素包括:公司业绩、董事会开会次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CEOO变更、审计意见类型、CFO年龄、CFO持股数,以及CFO任职期限.  相似文献   
170.
王清政 《价值工程》2014,(2):190-191
本文主要分析电子微机联锁系统的构成和其具有的基本功能,然后重点针对系统中的解锁模块进行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对三种特殊的解锁功能进行简单分析和介绍。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