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06篇
  免费   782篇
  国内免费   483篇
财政金融   1272篇
工业经济   932篇
计划管理   2886篇
经济学   5292篇
综合类   3813篇
运输经济   165篇
旅游经济   346篇
贸易经济   3355篇
农业经济   1170篇
经济概况   353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408篇
  2018年   425篇
  2017年   478篇
  2016年   517篇
  2015年   630篇
  2014年   1183篇
  2013年   2167篇
  2012年   1870篇
  2011年   2304篇
  2010年   1702篇
  2009年   1563篇
  2008年   1696篇
  2007年   1490篇
  2006年   1287篇
  2005年   1037篇
  2004年   722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366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作者凭借史料,并参考、评价和补充既有学术史研究成果,对民国时期的国际关系学进行回溯。作者首先聚焦学术著作、教材和大学课程设置,认为民国时期国际关系学形成于国际关系史学和国际法学的基础之上、并逐渐朝多元化发展的过程演进,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科是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其次,文章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期刊发表外交论文情况,以《外交月报》与《外交评论》为考察对象,重点探讨了民国学者在外敌压境下,放眼国际形势、关注国际格局、思考中国问题,在舆论界发出学术界的声音,尝试以智识指导舆论。国际关系学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在百年炮火之下,国人眼界逐步放宽,学界亦秉持务实的精神,为实现中国之自由与平等,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研究,从了解世界到救亡图存,在西学与中学交汇、政治与公众之间寻求自身的平衡点。百年前的未竟之学,要求我们对整个国际关系加以深入的研究,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国际关系学。  相似文献   
992.
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动态收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昱  肖红姗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2):41-43,69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60个县(不包括区)1998—2009年间的人均GDP数据为基础,首先采用标准差系数和锡尔系数分析该地区内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水平现状,然后根据经济增长收敛理论进一步对其动态收敛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差异在1998—2009年间逐渐增大,并且基本不存在动态收敛的趋势,仅部分地区内县域经济存在俱乐部收敛。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余可  温海滢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54-58
文章通过构建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数理经济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提出并验证了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对1995--2009年统计数据计量分析的经验证据,最终得出了结论: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只有当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实现结构互补时,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94.
物质流成本会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喜英  肖序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113-117
由于现有物质流分析的缺陷与传统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的不足,文章提出了物质流成本会计(MFCA)方法。该方法从物质流的“物理”与“价值”流转角度,根据输入输出模型,核算企业的合格产品成本与废弃物成本,找到企业资源损失的改善点,促使企业降低资源输入、提高资源使用率、减少废弃物输出。MFCA是企业进行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95.
邓平  邓娥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118-1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与难点、经验借鉴、评价体系、思路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6.
江苏省农民收入结构的演变、成因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凌  朱丽莉  彭小智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16-20
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收入水平低下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谐社会建设的制约因素。如何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始终是政策关注的焦点。因而,研究农民收入结构的演变、成因与规律有助于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促进经济发展。文章对1978—2010年江苏农民收入结构的演变进行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发现非农业收入已成为江苏农民增收的首要来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比较优势转换、城市化水平提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等经济规律的影响。总体来看,江苏农民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应加大优化结构与增收的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97.
程翠凤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21-25
文章依据统计数据,在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演进进行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制造业29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江苏制造业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总体上与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步;但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二大支柱产业即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经济效益较差。文章最后还科学分析了这二个行业经济效益较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8.
张永丽  田松美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49-52,86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历史上.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描述了建国后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实践措施及其影响,对如何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启示。  相似文献   
99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彬  刘玲 《特区经济》2011,(1):197-198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全面分析,借助SWOT分析确定了该区内部和外部环境,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展提供政策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现有研究定性地认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互为前提、相互影响,但是鲜有定量研究。本文为弥补这一缺憾,以上海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必备条件入手,运用协整检验、VEC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考察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必备条件,如经济实力、国际航运条件、科技水平、金融服务体系和政策法规环境等与其存在长期影响。同时,无论是在长期内还是短期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短期影响力超过长期影响。经Granger检验发现,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一发现同样适用于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之间的关系,从而定量地验证了三个中心相互依赖的不可分割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