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子成  王珏 《科技和产业》2024,24(2):91-101
中国政府提出的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而提高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工业化发展效率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2005—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ML模型、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以及收敛模型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动态演变趋势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发展效率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增长动力主要来自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新型工业化发展效率差异总体在缩小,区域间差异是效率差异的主要部分;新型工业化发展效率的空间差距在逐步扩大,存在多级分化现象;四大规模城市均存在收敛和收敛,收敛速度呈I型城市、II型城市、特大城市、长三角城市群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及其作用机制:1993~2006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四部分,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增长与这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各县市区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这种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影响;物质资本积累是惟一使得长三角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方向;人力资本、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等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趋异,对长三角的经济差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区高质量发展会随时间变化及政策调整而呈现不同层次,因此,文章基于速度特征视角来测评长三角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据五大发展理念及区域发展特点,从创新能力、产业活力、经济实力、城乡合力、保障能力、生态潜力六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具有速度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对2015—2019年长三角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静态、动态测评。结果表明:长三角县域高质量发展总体趋势良好,但各区县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江苏最为凸显而安徽最不明显;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区县多集中在苏浙两省,而高质量发展水平增速快的区县主要集中在安徽;通过对静态、动态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将各区县划分为“标杆型、潜力型、衰退型、后进型”四大类,并提出了相应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是对有关中国地区差距度量和成因研究的一个评述 ,分别综述和评论了通过不平等指数对地区差距进行描述和分解的研究 ,以及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框架中检验各地区经济增长经历是否满足收敛假说的研究 ,进而讨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对地区差距的描述表明 ,改革以来地区差距总体上呈现出短暂小幅下降然后持续上升的趋势 ;对地区差距的分解发现 ,更多的地区差距源于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 ,就三大产业来说 ,第二产业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最大。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经历并没有呈现出绝对收敛的倾向 ,但是具有不同人均产出水平的“俱乐部”内部有收敛趋势 ;条件收敛分析表明 ,各省在地理因素、经济结构、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有重要影响。未来研究需要阐释清楚各类因素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 ,同时需要加强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空间矩阵的非嵌套检验方法,对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区域内部各个城市之间,在1990-2006年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区域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效应"三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从研究方法上弥补了已有的文献中"缺乏对于空间panel data模型的应用"以及"缺乏对于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模型的设定与甄别"的不足.研究发现,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在1990-1998年间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情况,"产业发展战略向着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方向进行调整",是实现区域内部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原因.同时,本文指出,三大区域各城市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区域内部条件相似的城市之间其经济增长过程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曹宇  周卫峰 《特区经济》2006,(2):285-287
本文研究新古典收敛机制和技术扩散收敛机制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省都存在资本边际产出递减;劳均资本不存在收敛性,TFP在1978~1991年期间存在绝对收敛,在1992年之后也不存在收敛性,因此,新古典收敛机制和技术扩散收敛机制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现实中并没有自动发挥作用;劳均资本积累和TFP增长的变动趋势共同解释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相比较而言,前者的作用更为重要,未来若干年内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在很大程度上仍将由各地区劳均资本的变动趋势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收集1985—2006年中国28个省市数据验证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β收敛和绝对β收敛,然后运用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来分析造成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自1985年来区域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收敛性。当我们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后,我们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收敛。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实物资本投资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商直接投资和开放程度在地区差距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教育和地理位置的优惠政策的作用则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1998—2007年间广东政府部门对人力资本公共投入的数据,采用泰尔指数进行实证研究,考察政府部门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研究表明,广东省人力资本公共投资的总体差异呈现缩小的趋势,但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人力资本公共投资分布的总体差异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区之间差异在总差异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占总差异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四大区域的人力资本公共投资分布差异情况中,东部地区的分布差异化程度最高,并且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该增加人力资本公共投资的力度;另一方面,省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各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级层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区域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涵义,通过构建评价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文章对长三角地区76个县域的社会经济数据运用主成分和协调发展函数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级层次体系呈现圈层结构;空间分布区位优势明显,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均衡,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存在核心圈层发展度高但协调度不高、内圈层带动作用有限、中圈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等问题.最后,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圈层结构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覃豪 《特区经济》2012,(4):23-25
1997年香港回归以前,粤港两地的金融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然而,回归以后,在"一国两制"方针的背景下,随着CEPA的实施和粤港两地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粤港两地金融发展迅速,竞合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推动了大珠三角地区金融业的重新分工与整合。这一趋势将会扩大还是缩小两地金融差异,成为经济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利用金融相关率等统计指标比较分析两地金融发展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基于经济收敛理论的计量实证分析两地金融发展的动态差异性,得出粤港两地金融发展差距缩小,呈现σ收敛特征,但幅度不大,整体未呈现长期的随机收敛特征,并对该特征的成因作出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缩小两地金融差异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引人注目,然而,公共服务却不能与之匹配。文章从经济增长与公共服务一般理论出发,分析该地区在一体化中两者动态关系,建立公共服务供给、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并进行检验。研究首次发现,该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初期会扩大地区间经济差距,但之后却有利于缩小差距,公共服务与经济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且经济增长有利于公共服务供给增加;而地方政府间竞争则与公共服务供给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一 《特区经济》2011,(1):55-56
长三角地区既是我国县域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也是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为揭示产业集聚在县域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将产业集聚变量引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了一个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经济增长模型,并采用该地区2007年县及县级市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侯祥鹏  冯彩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18-22
长三角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分析及其与全国的对比表明,长三角地区正逐步摆脱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从粗放式、外延型向集约式、内涵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同时也正遭遇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瓶颈”。长三角地区在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方面仍有待努力。  相似文献   

14.
The Pan Pearl River Delta(PPRD) Regional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was signed in 2004.It aims to bring prosperity through partnership among nine Chinese Mainland provinces and China ’s tw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In this paper,we use a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to examine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PPRD economies from 1985 to 2009.Our analysis confirms the existence of regional growth spillover effects in the PPRD area.Ou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economic growth spillover effects of non-PPRD regions on the PPRD regions are greater than those among the PPRD members themselves.These findings imply that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Chinese provinces has generated considerable spillover effects on regional growth.However, the anticipated benefi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PRD agreement have not been realized thus far.Therefore,greater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promote further economic integration among these members so that their local economies can benefit from the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s.  相似文献   

15.
郑栋 《特区经济》2013,(11):38-40
本文以1998年到2009年宁波市与美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四国的进口贸易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宁波市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最后,通过分析制约宁波市进口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提出改善宁波市进口贸易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tests economic growth and convergence across the Chinese provinces during the period 1981–2005 based on augmented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s where land is included as a production input. A positive steady-state growth of per capita output cannot be sustained if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or the output elasticity of land is sufficiently high. The study implements a panel data approach and shows that land may have an output elasticity as high as 1/3, suggesting tha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deed poses an important constraint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this study of the Chinese provinces, the panel data approach has implied much higher rates of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in per capita output, compared with cross-section estimations.  相似文献   

17.
以专利授权量作为创新产出指标,应用面板数据的bootstrap 格兰杰因果关系的Wald 检验方法,在似不相关回归系统下,检验了我国长三角地区专利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和上海两省市发明专利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江苏省具有发明专利授权量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安徽省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另外,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与经济增长在所有省市都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陈晓峰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3):45-50
文章采用长三角地区1985-2009年间的样本数据,借助OLS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FD!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FDI增长与环境污染变化之间存在协整和因果关系;FDI与废气、二氧化硫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烟尘、粉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且FDI对废气、二氧化硫的影响最为显著。反映了目前长三角地区FDI存在一定的环境负效应。文章基于EKC假说,进一步测度了引入FDI因素后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演进趋势,认为FDI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长三角地区倒“U”型EKC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可能会出现“N”或“~”型波动特征,因此,必须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外资政策。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构建迈尔奎斯特生产力经济增长指数,运用二阶段线性规划技术估算反映区域经济前沿的距离方程,分析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重要经济指标,并分析它们因规模效应和科技进步所引起的在水平上存在差异的内在动因,从而为区域内各城市的联动和职能分工提供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20.
依据行业大类,把上海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通过eviews等统计软件对1980~2009近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尤其是与传统意义上相抵触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