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6篇
财政金融   940篇
工业经济   336篇
计划管理   1195篇
经济学   1470篇
综合类   501篇
运输经济   74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393篇
农业经济   291篇
经济概况   1442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1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606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小凯和张永生在《经济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的“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中声称比较优势说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四大命题已经被否定,断言分工才更本质地确定了贸易结构。本文的文献综述发现并非如此,而且,在其他著作中,杨小凯(2001)也认为贸易结构和分工是由各国的技术和要素禀赋的比较利益决定。本文证明分工可能会提高生产效率,但并不改变要素禀赋与技术比较优势决定贸易结构的结论。摘要杨小凯和张永生在《经济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的“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中声称比较优势说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四大命题已经被否定,断言分工才更本质地确定了贸易结构。本文的文献综述发现并非如此,而且,在其他著作中,杨小凯(2001)也认为贸易结构和分工是由各国的技术和要素禀赋的比较利益决定。本文证明分工可能会提高生产效率,但并不改变要素禀赋与技术比较优势决定贸易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家庭内部成员,主要从夫妻二人拥有的比较优势角度,分析了家庭的形成及其家庭内部劳动分工格局。从理论上阐述在比较优势条件下,专业化和交换将导致整体联合利益增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庭内部成员劳动分工的劳动力供给均衡点的形成及其变动情况。这一经济模型表明,为了提高家庭质量,实现整个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实行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在充分信息和较低交易成本的前提下,一方面,从纯经济学角度分析家庭的形成及其变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透视出家庭实际变化及相关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乡镇企业面临国际竞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加快发展,笔者经对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调查研究,认为注重大力推进乡镇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是乡镇企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九十年代实现腾飞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从农业技术创新的角度,提出我国农村技术发展中应重视两个动力因素:寻找、发现和支持农民中的"创新者",充分发挥其为农村发展的内源动力因素的作用;增强科学研究,通过提高农业分工度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95.
胡娟  朱琳  唐昭沛  甘依霖 《经济地理》2019,39(7):225-232
从社会记忆的维度,对武汉市283处文物保护单位构建"士农工商兵"的分类体系,并梳理其时间演变和空间结构特征,发现:①时间上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类型表现出由单一走向丰富的基本特性,可基本分为"远古—六朝"、"隋唐至今"的两大阶段,总体表现为"生存文化—手工文化—学士文化—本土商贸文化—机械文化—军事纪念文化"的过渡特征。②空间上呈现出从分散到集中,由外围城区向中心城区聚集的特征;总体形成"两轴—四斑—两圈层"的空间分布体系。这种社会记忆的演化特征体现了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的变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这说明社会记忆的演化,受到社会群体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直接影响,主流生产力决定社会记忆的构建。  相似文献   
96.
企业劳资人员由于工作的分工以及企业内部人员的更替高速,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程序乃至审理等特点不熟悉。随着社会的进步,员工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员工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与企业的劳资纠纷。  相似文献   
97.
《房地产评估》2006,(1):9-9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加强建设部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推动建设系统政务公开,根据《关于成立建设部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制订本分工方案。  相似文献   
98.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性要求建立以高效率的、有优势的主导产业为核心构筑起的各产业间相互协调的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从这种意义上说,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在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本文就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放在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上。  相似文献   
99.
国际垂直专业化与贸易理论的相关拓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盛行是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第二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明显特征,带来了世界贸易性质的改变与贸易量的快速增长。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大量研究,使标准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方法与结论等得到拓展。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由产品间分工深入到产品内分工,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与贸易理论相结合的新的分析框架。从经济影响看,国际垂直专业化使贸易利益的范围扩大,而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之标准贸易模型的结论更为不确定。  相似文献   
100.
由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的路径选择及路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斐 《经济师》2004,(5):240-240
文章论述了在由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的路径选择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应考虑的现实问题 :虽然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 ,但金融约束是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改革不可逾越的阶段。同时 ,在金融深化的整个阶段中都应时刻警惕金融泡沫 ,对本国金融深化的国际化进程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