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722篇
工业经济   96篇
计划管理   1058篇
经济学   349篇
综合类   324篇
运输经济   18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526篇
农业经济   231篇
经济概况   47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71.
城镇居民金融资产与不动产财富效应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居民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大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二是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差别不大;三是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较微弱。这表明:第一,住房对消费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第二,金融资产增值性不强和股市的波动限制财富效应的发挥;第三,较强的流动性约束制约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第四,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使资产财富效应微弱。为了通过财富效应来促进消费,必须维持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预期,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抑制住房价格的过快增长并促进住房市场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72.
异议登记是物权法上的重要制度,是指在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对该不动产登记正确性的异议,破除登记的权利推定和公信力,排斥善意第三人的信赖,以此保护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它是为更正登记之前所采取的一种临时措施。于2005年正式实施的《无锡市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增加了异议登记这项新的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73.
试论《物权法》中规定的预告登记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第2款规定:“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这是《物权法》确立的一种新型的登记制度,即预告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74.
张驰 《经营者》2007,(6):62-62
物权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财产法。它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可以抵押?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以转让?是否应该明确城镇集体所有权的归属、小区车位和车库归谁所有?业主大会有无提起诉讼和申请仲裁的权利等立法争论焦点,都一一作出明确回答。  相似文献   
75.
是一种静态的财产关系,也就是说调整的是物的归属和利用关系,重点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物归谁所有,谁是物的主人;第二,物权人享有哪些权利,物权人之外的其他人负有什么义务;第三,物权受到侵害以后如何保护。一、物权法的框架结构草案共5编,19章,251条。第一编总则。草案对物权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确认物权的规则和物权的保护等作出了规定。物权是对物的权利。物权法上指的物,主要是不动产和动产。物权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因此,制订物权法,对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最广大…  相似文献   
76.
制定物权法是为了实现财产关系基本规则的统一、完善,是落实宪法关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精神的具体措施。物权法如果没有就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基本原则做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尽合理和完善,那就不能算是一部好的物权法,公民、法人及其他合法组织的物权就不能得到妥善保护。尽管专家学对于不动产登记制度论述颇多,笔还是不赘浅陋,就物权法起草当中涉及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7.
《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草案)》中提出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优于有担保债权受偿,引起众多争议。从社会收益角度看,这种顺序安排在我国是实现公平、维护稳定和有效激励对劳动债权受偿之社会监督的有益的举措,从社会成本角度看,时下反对这种顺序安排的人士所考虑的担忧或者是缺乏根据的,或者是可以通过完善配套制度来防范或解决,或者相对于社会收益而言是值得牺牲的。建议破产法草案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对不同性质的劳动债权区别对待,缩小这种顺序安排对社会信贷和企业债权人带来的可能的损害。建立针对劳动债权的审查机制以防给欺诈破产和恶意破产留下可乘之机。在破产法之外,建立针对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用的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78.
郭郦 《经济研究导刊》2007,(10):126-128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提出的社会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构建和谐社会决定了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制定物权法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需要,是保障社会充满活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也是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物权法上的"平等对待"与"一体保护"准则,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的要求,物权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就是"定分"与"息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维才 《经济论坛》2005,(22):123-125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制度绩效 自我国农村1978年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就一直处于争议之中。有的学者认为是债权,有的认为是物权。不论持何种看法,土地承包经营权浓厚的债权色彩是不容抹杀的。比如依《农业法》第12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义务内容仍由承包经营合同设定,而不是依法律设定。  相似文献   
8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二元化之客观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土地承包经营权其性质或为物权、或为债权、或为兼具债权特征的物权、或为物权和债权双重属性、或为多重属性、或为二元化、或为"类所有权"等.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法律规范内容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为二元化,即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债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客观地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有利于正确适用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有利于依法实施不同性质的法律保护,真正达到切实保护不同性质权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