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38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财政金融   11576篇
工业经济   2882篇
计划管理   17774篇
经济学   10024篇
综合类   3378篇
运输经济   526篇
旅游经济   94篇
贸易经济   10658篇
农业经济   15517篇
经济概况   1332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54篇
邮电经济   404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657篇
  2022年   577篇
  2021年   821篇
  2020年   1042篇
  2019年   948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916篇
  2016年   1266篇
  2015年   2171篇
  2014年   5739篇
  2013年   5067篇
  2012年   6469篇
  2011年   6857篇
  2010年   6046篇
  2009年   6124篇
  2008年   6743篇
  2007年   5210篇
  2006年   4337篇
  2005年   5638篇
  2004年   4651篇
  2003年   3705篇
  2002年   2609篇
  2001年   2041篇
  2000年   1651篇
  1999年   672篇
  1998年   602篇
  1997年   448篇
  1996年   419篇
  1995年   455篇
  1994年   433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45篇
  1990年   239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本文的研究目的为利用全国254个地级市2009-2016年面板数据,考察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并分区域、分类型对不同城市政策影响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完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提供参考。通过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s-in-Differences Method)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得出研究结果为:(1)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能明显提升城市土地效益,其能提升相应城市的地均GDP约4.36个百分点;(2)政策实施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效应,土地利用效益的提升作用在政策开展第3年最为显著;(3)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效应存在异质性,东部城市土地效益提升最为明显,中部次之,西部则不显著,平原城市土地效益提升尤为显著,山地城市则不显著,此外,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对重工业城市的土地效益提升作用也比较明显。得出的研究结论为政策制定应考虑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城市基础情况,政策实施应注重阶段性效应,并对政策实施进行不断反馈与调整。  相似文献   
22.
张欣 《当代经济》2018,(7):13-15
推进高效的城镇化建设离不开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目前我国新常态下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但实际情况却是过度追求城镇化的速度,致使生土地要素的低效利用,制约健康的城镇化高效发展.因此本文着重以土地要素为出发点,探究土地要素低效利用的原因.分析发现为推进建设高效的城镇化,需要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合理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加强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3.
24.
中国城镇化从出现劳工荒现象开始, 就进入了一个被称为 “刘易斯转折” 的时间段。 其中, 人口流动规模和趋势的变化是这个时间段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但是尚缺乏从整体到分区域的统计分析。 本文以定量的方式阐述中国城镇化在刘易斯转折期面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的约束条件, 意在将一些容易隐藏和忽略的城镇化人口流动问题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 特别是从分区域角度将中国七大区域的劳动力规模和价格 (工资) 方面的变化同近年来中国城镇化所经历的刘易斯转折结合起来, 凸显城镇化刘易斯转折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客观经济事实,以为中国各区域以及总体人口控制政策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市场化配置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是否对产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剖析工业用地市场化发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利用2008—2015年间20余万条工业用地交易数据及工业经济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进行滞后性影响分析以及区域差异比较。研究结果: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与工业结构优化度总体存在正相关关系,各分项指标结果有所差异;滞后项系数显著为正;引入区域虚拟变量与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的交叉项,验证了区域性差异的存在。研究结论:土地市场发展越完善,产业结构越高,且该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土地市场发展对劳动力结构优化度提升最为显著;在中部地区的推动作用强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26.
27.
28.
2007年3月16日,A市一农场与刘某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约定将一块虾池租赁给刘某,租赁期限为31年,自2007年11月1日起至2038年10月31日止。涉及土地为国家所有,农场通过划拨方式取得使用权。刘某在合同生效后,一直在该土地上从事渔业生产经营活动。2019年9月,A市审计局对农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对其出租虾池期限为31年的行为提出意见,认为农场违背了《合同法》的规定,其超过20年的部分系无效条款。  相似文献   
2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决定了财政支农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农业的稳定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财政支农规模和结构,分析直接影响和决定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从而提出政策建议,提高财政支农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长期健康投资意愿和农户长期健康投资行为的双变量Probit回归模型,利用内蒙古地区农户的调研数据,探析农户长期健康投资意愿和农户长期健康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长期健康投资意愿相对较高,但仍有较大一部分农户长期健康投资意愿不足,缺乏进行长期健康投资的动力.并且存在农户长期健康投资意愿与农户长期健康投资行为的不一致、相背离现象,高意愿伴随着低行为.农户长期健康投资意愿与农户长期健康投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农户长期健康投资意愿越强烈,越可能实施长期健康投资行为.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户给予健康投资指导,提高其长期健康投资意愿,改善不健康的投资行为,有效防止因病致贫的情况发生,保障农村劳动力健康水平、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