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30篇
经济学   60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4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53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阿里巴巴·淘宝网"特色中国——甘肃馆"即将上线,这标志着甘肃省电子商务实现了从封闭式探索向开放式经营的转变、从"散兵游勇"个体营运发展模式向有序整合发展格局的提升、从扶持企业拓展到发挥特色产业聚集效应的突破。同时,也说明甘肃省电子商务在发展思路上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突出特色、更加协调有序。一、立足商务,谋划电商布局(一)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目前,电子商务对传统流通产业冲击和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经过近几年的  相似文献   
82.
破解瓶颈     
周励 《西部大开发》2011,(11):36-37
统观陕西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专家一致认为"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陕西新材料产业"身陷"哪些瓶颈呢?陕西省新材料产业仍处在成长阶段,要做大做强,远不止一步之遥,仍迫切需要解决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产业聚集效应尚待充分发挥,企业规模小。张平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中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导材料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他认为,首先一点,陕西新材料产  相似文献   
83.
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效应和产业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地域分布上有明显的表现,有竞争优势的地区往往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效应。如美国的微电子聚集在硅谷,汽车制造业聚集在底特律,金融投资在纽约的华尔街,影视娱乐在好莱坞,可见聚集效应是形成产品的品牌效应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的产业发展由于缺少经济聚集,产业分布相对分散,而且很多企业规模小,产业间的关联度低,  相似文献   
84.
85.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深圳、东莞、顺德和南海的人口聚集效应,发现影响区域人口聚集效应的关键是由企业、政府及人口所构成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市场化程度高,即使产业结构高,人口聚集效应亦强;市场化程度高,即使城市规模小,人口聚集能力亦强;市场化程度高,即使经济外向度低,人口聚集效应亦强。除此以外,城市空间、技术结构和发展动力也是影响区域人口聚集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6.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提出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知识转移复杂巨系统。从信息论角度描述了系统中个体间知识转移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使用VensimPLE5.11软件实现了系统仿真。通过对科技知识转移量和科技知识失效量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出增进科技知识转移、提升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一些建议:适当缩小职位距离、制度距离、组织距离和关系距离,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增强信任;降低科技知识隐含性;提高科技型人才的科技知识发送能力,增强科技知识吸收和学习动机;降低科技知识失效率。  相似文献   
87.
环渤海经济圈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环渤海经济圈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行分析.使用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环渤海经济圈40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计算和评估,据此总结出该区域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和腹地的发展现状,同时总结了区域内三大板块的核心城市及其腹地的发展现状,从而得出资源在该区域以及区域内三大板块之间聚集与扩散的路径,以及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在该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8.
区域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型人才流动、聚集及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科技投入系统能使科技投入达到合理、有效化,科技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促使科技型人才聚集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性效应。文章在分析了区域科技投入系统组成要素及其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区域科技投入系统的相关对策,旨在提升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步伐,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
科技型人才是接受文化层次最高的优秀人才,由于他们成长在不同的区域,因而区域文化对其影响是巨大的。建立在人才流动基础上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既可能产生1+1>2的经济性效应,也可能产生1+1<2的非经济性效应,而区域文化对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是不容忽视的。文章在论述了区域文化内涵、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路径,并以浙江区域文化为例分析了区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正负面影响,旨在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的积极作用、抑制消极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  相似文献   
90.
三晋文化对山西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型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群体之一,在流动过程中可能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并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或产生1+1>2的正效应(经济性效应),或产生1+1<2的负效应(非经济性效应).区域文化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是巨大的.三晋文化是我国区域文化中一颗十分耀眼的明珠,具有鲜明的特点,其顺时应变的革新精神、忠信仁义的价值观念、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及黜华尚实的三晋民风等特征对山西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有正负两方面影响.山西省应针对三晋文化的特点,去伪存真,一方面要抑制其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消极作用:另一方面,要传承三晋文化的优点,努力创建有益干人才聚集的区域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