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1篇
工业经济   13篇
计划管理   60篇
经济学   31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3篇
经济概况   7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金兑 《新经济》2008,(5):33-37
从一个囿于孤岛的地区性银行迅速催长成一家驰名全球的跨国金融机构,由一个并不起眼的借贷机构扩张成以理财为中心的全球性金融财团——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在短短15年时间不仅完成了自身的扩身运动,而且用持续不断的创新理念挑战了银行业的传统范式。因此,登上这艘英国第一、欧洲第五的庞大金融旗舰,人们不仅能够浏览到英国银行业的一段精彩历史,更能领略到其周身上进发出来的独特营销魅力。  相似文献   
32.
以银行为核心的财团是日本经济的重要基础。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财团经过分化与重组,形成了三大金融控股集团。为顺应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信息化的潮流,我国也应考虑兼并重组构建特大金融集团;积极鼓励、扶持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加快金融制度建设,促进产融资本双向流动;加快金融立法以适应加强对金融集团层面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33.
体位VS母体     
如今我们看到的外资广告公司,基本都有强大的上市财团背景,这就是它们的母体。一个依附强大母体作战的团体,它可以多次地死而复生,在优质的经济环境中它还可以加倍地成长。相反,没有母体支持的单队作战,生存是每月的担心,更遑论能天王般地成长。  相似文献   
34.
2004年11月4日,在“2004CCTV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揭晓颁奖典礼上,温州获得“活力城市”奖杯,代表该市的五位嘉宾在颁奖仪式上集体亮相——中瑞财团董事长郑胜涛,大虎打火机总公司董事长周大虎,正泰集团总经理南存辉,苍南总工会主席黄正瑞、个体户章华妹。  相似文献   
35.
《三联竞争力》2007,(9):31-31
2007年7月17日,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牵头一个超级财团竞购荷兰银行,交易额高达711亿欧元,折合荷兰银行股票计算每股价值38.40欧元,较巴克莱银行三个月前的670亿欧元、每股约35欧元的全股票收购要约高出10%。不仅如此,财团要约再次优化,现金比例由79%提高至93%。  相似文献   
36.
《邮电企业管理》2005,(1):30-31
据了解内情的人士透露,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服务商目前正在讨论组建一家合资公司,提供移动电话服务。这个非正式财团的成员包括Comcast,时代华纳公司旗下的有线电视业务部门.Cox通信公司,Charter通信公司以及Advance/Newhouse通信公司等。有线电视公司的选择之一是直接购买一家现成的移动通信公司,但更加可能的选择则是使用一家移动通信公司的现有网络,改用单独的品牌进行再销售(转售)。  相似文献   
37.
38.
5月19日,两家以财团冠名的企业——中瑞财团控股公司和中驰财团投资有限公司同时在温州拿到了营业执照。前者由9家企业发起,注册资本为5580万元;后者由7家企业发起,注册资本1亿元。二者均为无地域限制的公司,在本地工商局注册之前,都经过国家工商总局的批准。  相似文献   
39.
《美国垄断财团》一书是由上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龚维敬和甘当善所著。全书共八章和一个附录。这八章是:1、美国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特征。2、美国垄断财团的发展。3、垄断财团对美国政治的影响。4。  相似文献   
40.
国民不可分 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民茸”一词才开始不时地在报章出现。15年后的今天,国、民企业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雨要组成。但是有一种叫“国进民退”的概念也成为了中同人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