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20篇
工业经济   47篇
计划管理   302篇
经济学   528篇
综合类   151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17篇
农业经济   69篇
经济概况   377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企业家寻租行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管企业家需要面对公众审视,但“59岁现象”、管理腐败、道德缺失等还是层出不穷,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研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企业家的行为和绩效问题,探析企业家寻租行为的原因并寻求对策在当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3.
国库集中收付制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必然要求,是当前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此项制度和目前许多地方区县执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存在较大差别。目前,二者的相互衔接与转轨,可以实行以会计集中核算为基础,逐步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双轨"模式,也可以采用取消会计核算中心,直接成立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单轨"模式。  相似文献   
34.
由于经济转轨而带来的制度、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金融体制的变化,必然会对货币供给的性质产生影响,使我国成为既有外生货币又有内生货币的“混合货币”经济,进而,必将对我国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5.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在此问题上可以说是仁见仁、智见智。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有充分的理由要求政府发挥重要的职能,从而保证市场机制的建立、培育和完善,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6.
从1978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经济转轨时期。对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能不能够避免通货膨胀这个问题,学术界存在截然相反的意见,我们认为,转轨型通货膨胀具有内生性,因而是无法避免的。转轨型通货膨胀的内生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转轨时期的低利率政策必然内生出通货膨胀。第二,经济转轨内生出需求膨胀特别是投资需求膨胀,必然引发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37.
面对中国转轨经济关键时期与经济高速增长势头形成鲜明对照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现状,运用奥肯定律和有效就业理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探讨了目前高增长低就业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8.
由于受到初始条件,尤其是转轨前经济和政治状况的制约,转轨中的路径选择在各国间具有很大的差异。转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局限造成了在转轨效益评价中的很多错误认识。转轨是经济史上的一次革命,转轨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效率的改善。应该从长远的视角,通过发展模式转型看待转轨效益。评价转轨效益的制度指标和生产量指标都有自身的缺陷,因此应该寻求更加中性的并且可量化的指标。本文尝试以转轨时期产业结构的改变作为评价指标度量效率的改善程度,以此来解释中国和俄罗斯在转轨效益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9.
实施金融控制是转轨国家软化财政约束的一种“次优选择“.在我国,金融控制由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蜕化为直接为国家效用目标服务,导致了国家设计出垄断性金融安排以最大限度地动员储蓄.从而形成了国有独资银行的刚性垄断,使我国市场金融改革陷入僵局.  相似文献   
4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20多年改革的努力,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和完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