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59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7篇
经济学   43篇
综合类   14篇
贸易经济   27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证券市场具有高度波动性,由于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其剧烈波动有可能给整个金融市场甚至国家的宏观经济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目前我国对证券市场的管理模式存在重监管、轻调控的现状,逆周期市场整体风险调节手段仍较缺乏。虽然证券市场存在高度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危机的出现和管控存在循环的规律性。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背景下,应当从法治化角度,明确证券市场宏观调控的责任主体,更多运用逆周期资本缓冲等直接手段对证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9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实施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国际监管者的共识.动态准备金是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工具.然而,动态准备金的实施需要会计制度的保障.本文就动态准备金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协调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分析了动态准备金制度与信息披露和收入平滑、税收和股利分配有关的问题.本文认为,动态准备金制度能否实施,相关会计制度的改革与跟进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3.
我国的宏观调控一直践行着"逆周期调节",力图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逆周期调控有两个核心:一是需要超前的前瞻性,正确预判当前形势或向好或向坏的趋势性走向并进行反向操作调节,以稳定某种相对均衡的经济增长预期,二是运用"有形之手"应对致使市场失灵的现象如羊群效应等,给经济主体以明确的经济运行指向,使整个市场趋于稳健,经济向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逆周期调节的关键在于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其"时"的掌握、"度"的把控很难精确,需要高超的调控水平.  相似文献   
94.
中国财政政策是否具有顺周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反周期工具的财政政策,调控行为及效果是研究的一个焦点之一。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利用计量方法、设计相机财政统计量、检验财政政策行为特征,得出如下结论:我国财政收入受经济周期影响显著,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财政支出总量波动顺周期行为显著,但结构变量波动周期特征不一,从类别上分析,购买性支出变量较转移支付变量顺周期特征明显;从时间上分析,财政支出在1998年之前具有一定的顺周期特征,之后逐渐呈现出经济繁荣期的顺周期与经济萧条期的逆周期并存的非对称性特征。与其他国相比,中国相机执行了更多积极的财政刺激措施,在经济下滑时期表现出更高的逆周期性;在经济上升时期具有更高的顺周期性;相机抉择效应大于自动稳定器效应,因此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顺周期。  相似文献   
95.
保险业顺周期形成机制及其逆周期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超  刘志威 《经济与管理》2010,24(11):59-65
基于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和保险业逆周期监管理论,针对保险业顺周期性的形成机制,中国保险业实施逆周期监管主要包括:对保险业承保业务、准备金计提规则、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偿付能力中资本要求和薪酬激励机制等的逆周期监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96.
97.
陈璐 《新金融》2010,(1):34-40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既具有内生性,也与现行资本、拨备、公允价值计量政策有关。缓解顺周期性和建立逆周期调整机制,被一致认为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国际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关监管当局已在朝着建立资本缓冲、实行前瞻性的拨备制度、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修订新资本协议这些方面努力。但银行业内生的顺周期性很难消除,确定合理的资本缓冲技术上非常困难,动态拨备机制的建立尚存争议,当前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变也并不能改变经济的实质。因此,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仍然是永恒的主题,各种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还应抓紧研究,监管者应提高对经济变化和风险变化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98.
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PPI)与时间不变性投资组合保险策略(TIPP)是两类重要的组合保险策略,多用于变额年金的投资,可以在保证最低回报的同时分享股票市场的上行收益。但是,风险乘数固定不变,不利于改善变额年金绩效和及时规避风险。目前大部分风险乘数动态调整策略,主要基于股市短线追涨杀跌的动量特征,实证效果并不稳健。本文参考了关于我国股票市场均值回复性质的若干研究,从逆周期的视角对CPPI和TIPP的风险乘数进行调整。结果显示,从中长期来看,逆周期调整的组合保险策略投资绩效显著优于固定风险乘数的策略。同时,实证结果对于全部参数的拓展取值区间都是不敏感和稳健的,表明逆周期策略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介绍了房贷的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对顺周期和逆周期经营进行界定,指出我国当前银行房贷经营属于顺周期模式,并对其原因和弊端进行分析,最后设计了银行房贷逆周期经营的框架。  相似文献   
100.
银行信贷"逆周期"增长风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出发,以L市为例,剖析了银行信贷逆经济周期增长的基本表现,分析了银行信贷逆经济周期增长的原因,揭示了银行信贷逆经济周期增长需要关注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