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4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64篇
经济学   75篇
综合类   19篇
运输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48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马超  李昂 《水利经济》2018,36(1):56-59
对财政部2017年印发的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解读,结合当前水利PPP进展情况指出了水利领域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规范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行为,提高水利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质量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2.
[目的]农村基础设施采用PPP模式能够增加项目投资、使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体现更高的经济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在农村和农业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ntropy),实现主观与客观赋权相结合,从合作障碍因素、制度保障因素、经济环境因素3个层面,确定了19个影响因子在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中的权重值。[结果]评价指标中项目收益率、政策支持力度、资金可获得性、专业人才充足性、平等合作意识指标的权重居于前5位,表明该5项指标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探索这些因素对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论]结合主要影响指标贡献度,提出注重优化组合、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注重人才培养、坚持平等互利,消除合作障碍等建议,为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3.
中国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阶段。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可融资空间的受限,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近年来兴起的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困境,对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对整体性、协同性和系统性的要求。作为传统PPP模式在中国的创新性实践,开发性PPP基于产城融合、平台生态、多元共治、区域价值等理论,对主体功能设计、社会资本方遴选、项目运营管理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做出新的制度安排和策略选择,能更好地契合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64.
针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模式下的微电网建设项目技术难度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巨大的特点,在具有较少历史数据的情况下,结合专家意见,借助定性数据定量化(QQIR)法对该类建设项目的融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目的是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5.
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视角下的PPP最优控制权配置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私合作(PPP)被认为是通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模式。本文对现有PPP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强调了PPP的契约本质,指出合作方性质不同、产品公共化程度较高以及合作期较长是PPP区别于传统的企业间合作模式的三大特点。文章从契约视角出发,指出影响PPP效率的关键是控制权的最优配置,并提出了"从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两个方面研究PPP合作模式中控制权最优配置问题"这一研究PPP合作效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6.
公共基础设施PPP融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PP(Public—Private—Pannership)是一种新犁的融资模式,本文概述TPPP融资模式的兴起、内涵和作用,通过分析国内外成功运作的PPP融资案例,对我国公共幕础设施建设巾运用PPP模式融资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7.
魏晓云  韩立岩 《金融研究》2022,501(3):60-78
绿色PPP搭配高收益项目的激励方式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的举措之一。本文基于经济与环境的双重福利效应,从理论上研究了该激励方式的契约设计问题,阐释了博弈均衡的存在性以及最优特许期的形成逻辑和关键决定因素。研究表明:第一,绿色PPP搭配高收益项目能够提高企业利润,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来应对环境风险。第二,政企双方博弈决策模式决定了契约能否订立。如果独立决策,使企业利润最大的特许期也能够带来最高的环境效益,但此时博弈结果展现为“刀刃上的均衡”,契约难以建立;如果合作博弈,双方最优特许期选择达成一致,契约得以订立,政府向企业让渡经济利润而收获环境效益,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福利的双赢。第三,绿色PPP搭配高收益项目优于传统政府补贴的激励方式,在收获同等环境效益的基础上,能够带动社会总福利的提升。研究结论为绿色PPP搭配高收益项目激励方式的推广实施、从而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了契约设计理论依据和相关框架。  相似文献   
68.
基于网络治理理论,分析农村水利PPP项目网络治理特征,并对其风险加以识别和分类,提出按有效控制、权责对等、风险限额、成本最低的原则在网络主体间进行合理分配的方法,建立由初步分配、全面分配、后续跟踪和再分配3个阶段构成的多方共赢的风险分配框架,明确风险分配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9.
在我国地方债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PPP模式是未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而商业银行作为资金融通最重要的中介,势必在PPP项目中发挥较大的作用。首先概述了PPP的内涵和参与PP项目的三方主体,其次对PPP项目中的各类风险进行了分类,然后利用三方静态博弈模型讨论了政府、私营企业和银行的风险分担模式,得出应由风险偏好系数大的一方承担风险的结论,最后对商业银行在参与PPP项目中的风险分担的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0.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 policy and have questioned the risk transfer argument used by the UK government to legitimise its adoption.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by illustrating how accounting numbers have been used to value risks and justify the PPP decision. Data from the full business cases of two UK PPP school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complexities and subjective judgements involved in valuing risks and achieving optimal risk transfer.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accounting numbers used to value risks are not neutral or objective but are socially constructed and may be manipulated to justify the PPP deci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