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财政金融   345篇
工业经济   51篇
计划管理   437篇
经济学   786篇
综合类   278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531篇
农业经济   2104篇
经济概况   800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8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论农地的外部效益与补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地农用产生显著的外部效益.只有得到社会普遍的认知以及在经济上实现激励补偿才有助于农地的有效保护并持续供给.增进社会福利。本文详述了农地对全社会的外部效益.进而探讨了相应补偿的构想.最后提出了实施补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2.
通过考察土地征用过程中农地非农化的价值]变机理,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假设买卖双方要价能力相等,获取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补偿标准。同时可转移农地发展权价值得以测度。从现有土地估价技术条件出发,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价值近似替代理论最优补偿值,为解决当前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中国的应用案例表明该补偿理论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3.
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选择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而土地制度又是这些基本问题的核心,它是农村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安排的基础。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股田制能够较好地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面临的突出问题,这对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股田制应该作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农地流转形式。  相似文献   
84.
论农地制度创新与中国农地资源合理配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后我国经历了四次农地制度的变迁与创新.随之产生巨大的农地资源配置绩效差异。近20年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对农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其产权缺陷、规模缺陷以及保障缺陷已经构成我国农地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的市场性、效率性、功能性障碍。为此.必须以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为核心,明确产权主体.高效配置农地资源;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培育农地配置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农地的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85.
农地发展权视角下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用地征用变的越来越普遍,然而我国的征地补偿标准始终没有改变,农民并没有随着农地被征收后土地出让价格的增长而获得较高的征地补偿.因此,在进行国内外征地补偿标准对比的前提下,从农地发展权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应该是,在原有补偿基础上再加上分享到的农地发展权收益这一计算方法,以解决农民未来发展和保障问题.具体操作模式是:通过采取农地发展权收益收归国家,然后由国家统一分配给农民和集体,从而达到提高我国征地补偿标准,增加被征地农民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我国农地金融的制度基础是农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并赋予农地使用权物权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农地使用权的证券化和资本化,可以丰富农地金融产品,促进农地金融市场的机制建设,并使农地金融的参与者获得更多的筹资渠道和资产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87.
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对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宪明 《生产力研究》2006,(7):143-145,178
文章阐述了农地制度,即农地所有权制度、农地经营权制度和农地流转制度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我国现行农地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对城市化进程形成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明晰强化农地集体所有制,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农地征用制度,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有效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8.
马驰  卢莎 《经济论坛》2006,(21):130-132
一、中国农地征用补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土地征用是国家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家所有的行为。土地征用是国家和政府在特定条件下对土地的强制性使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的规模日益扩大,对农地的征用面积也随之增加,土地征用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土地征用过程中涉及最多的是对农民的补偿问题。我国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按土地年产…  相似文献   
89.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关改革试验和理论探讨受到各界高度关注。笔者先后参加了市政协、市政府参事室、市国土房管局等单位组织的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农户访谈、专题讨论等方式,收集资料,了解情况。现就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基本情况及建议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0.
中国在未来20年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必须选择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对于21世纪的中国来说,这一战略性选择具有历史必然性,也具有可操作性,但我们也将面临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