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5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8篇
财政金融   3368篇
工业经济   1382篇
计划管理   6004篇
经济学   3723篇
综合类   1636篇
运输经济   301篇
旅游经济   260篇
贸易经济   4495篇
农业经济   1705篇
经济概况   734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56篇
邮电经济   18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673篇
  2014年   2123篇
  2013年   1932篇
  2012年   2327篇
  2011年   2767篇
  2010年   2537篇
  2009年   2670篇
  2008年   3147篇
  2007年   2554篇
  2006年   2312篇
  2005年   2100篇
  2004年   843篇
  2003年   684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星芒 《化工管理》2009,(11):75-77
棉花坡,这里曾经是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古战场;这里又是我国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这两个在我国近代历史与化工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元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2.
施征 《上海国资》2007,(7):53-55
杨浦的转型是历史的变革,也是历史的期望。杨浦区委书记陈安杰在杨浦区担任了10年领导工作,亲眼目睹了杨浦这10年发展的历程,也亲自参与和领导了这场历史的变革。他表示,杨浦的转型并没有先例可循,机制创新是唯一的出路。《上海国资》:请问杨浦区在转型之初面临着哪些困难?陈安杰书记:杨浦区是老工业区,过去主要依靠传统工业,但是90年代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后杨浦靠什么?在这个调整起始  相似文献   
103.
2007年夏天,可谓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投资冲动期。几乎全中国都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幻想中.不仅仅限于金融界的人士.火爆的资本市场也令实业界的朋友怦然心动.纷纷调集头寸.希望在股市、基金、黄金及期货等投资市场中逐鹿争锋、一搏高下。  相似文献   
104.
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期望会计达到的目的或境界。会计目标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会计目标虽然是人们主观认识的结果,但它并不是一个纯主观的范畴,会受到特定历史条件下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并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5.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础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减值会计,就是通过对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来真实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对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资产价值的减损及时进行补偿,保护企业资产价值的完整性,维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06.
杨育谋 《东方经济》2004,(12):72-74
提到化,我们会想到什么?千古遗迹?琴棋书画?网络学?还是流行歌曲?千百年来,人类的化艺术精髓,又何止这些?建筑已成为一座城市沧桑与再生的见证,发展商在创造建筑本体生命的同时,也传承着化和历史的使命。当灵魂碰撞建筑,化对上房地产,又会冒出怎样的火花?  相似文献   
107.
以管理范畴为研究对象,提出对其分析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管理范畴进行历史考察,得到三点启示与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企业主要的任务与工作、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方向、国外管理理念方法的吸收与运用问题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08.
认知、威胁时滞与国家安全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胁时滞是指这样一种现象 :如果A国曾经遭受过B国的重大威胁 ,那么A国将倾向于一直视B国为安全威胁 ,并在较长时期内始终对其奉行谨慎、敏感型的安全政策。威胁时滞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屡见不鲜 ,其产生源于决策者对受威胁历史近乎本能的认知 ,这种认知可能是正确的 ,也可能是错误的。只有对历史威胁的变化做出准确的评估 ,即进行“第二次认知” ,决策者才能合理地评判、应对威胁时滞 ,并做出正确的安全决策。  相似文献   
109.
十分高兴能在上海与你们见面,并一同参加这个主题为“企业孵化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研讨培训班。昨天的会议我也参加了,感觉很好,我希望能从你们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并在彼此间开展互利双赢的合作。我这次来上海,希望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企业活动  相似文献   
110.
国家与政府的语言政策对决定一个国家的语言状况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