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85篇
工业经济   46篇
计划管理   236篇
经济学   192篇
综合类   152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88篇
农业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27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从是否具有行政干预因素的角度来区分,垄断可分为经济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经济性垄断是市场主体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或者通过联合组织或合谋等方式,限制、排斥或阻碍市场竞争的行为。它是企业在完全的自由竞争中形成的,体现为自由竞争——集中——垄断。行政性垄断是通过行政命令实行的垄断。从世界范围看,经济性垄断是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法普遍规制的对象,在完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里反垄断主要是反经济性垄断。我国经过20几年的改革,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结构也已逐步由行政垄断模式向有效竞争模式转化,随着市场…  相似文献   
22.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 ,而反垄断法则是维护市场自由、公平、有序竞争的“经济宪法”。本文在对垄断界定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了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 ,即行政垄断、经济垄断、自然垄断、国际垄断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3.
日本对企业并购投资的法律管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尤其是与美国相比,日本对企业并购投资的法律管制独具特色。认真研究日本对于企业并购投资的监管法制,对我国正确利用跨国并购方式吸引更多的外资,同时遏制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增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别国企业成功的概率,有效规避跨国并购投资中的法律风险;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企业并购行为的法律体系是有借鉴作用的。一、日本规制企业并购行为的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是日本对企业并购行为进行规制的主要法律,它不仅调整着国内企业的并购活动,而且还直接影响跨国企业的并购活动。1947年4月,美国帮助日本制定了《关于禁止…  相似文献   
24.
西方产业竞争政策的体系和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竞争政策的方法和体系的差异问题。美国的竞争政策侧重于追求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最大化 ,强调通过竞争的作用来达到这一经济效率目标。欧共体的竞争政策则强调在消费者福利的基础地位 ,通过协调竞争规则来促进欧共体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的反垄断法原本从西方吸收过来的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 ,已经具有明显的日本特色 ,其基本功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运作缺乏信任 ,对规模经济神话的盲目崇拜和信任 ,结果是经常提倡和鼓励那种必然会导致寡占市场结构的兼并活动。  相似文献   
25.
安宁  杜婕 《黑河学刊》2015,(1):63-65,103
诺尔——本灵顿原则是协调美国宪法权利与反垄断法权利的重要产物。虽然我国已出台《反垄断法》,但现阶段该法对于市场经营活动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尚未作出规定。通过对美国诺尔——本灵顿原则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明确该原则在反垄断领域对市场经济活动所发挥的现实作用。鉴于我国反垄断法的发展尚不健全,诺尔——本灵顿原则对于协调我国反垄断执法过程中的各方权益冲突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6.
首先介绍专利实施许可的涵义,接着阐述专利实施许可对竞争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学和法哲学角度分析反垄断法对专利实施许可中的限制竞争行为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7.
在我国竞争法体系之中存在两类重要结构因素,分别是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因为两者时刻存在规制对象、思想、方式等冲突,许多国家倾向于沿用分别立法模式,但是却随即引发行为判断不便利、执法机构臃肿、立法成本费用过高等消极状况。基于此,我国可以考虑借助它们之间互补共生和相辅相成的关系特征,开拓全新的合并立法路径。笔者的任务,则是在强调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并立法的必要性基础上,探讨这类合并立法的可靠模式,希望引起有关工作人员关注。  相似文献   
28.
祝姚玲 《经济月刊》2014,(10):128-130
近期,中国《反垄断法》利剑出鞘。科技巨鳄高通、微软,车坛大亨奥迪、宝马和奔驰,均受到反垄断执法,更有12家日本车零部件企业再创罚单新高,被罚12.35亿元。  相似文献   
29.
李亮 《黑河学刊》2014,(3):66-68
如何确立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理论研究中必须要回答的,普遍认为,两者是功能上的互补和方法上的冲突。但由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同以及人们认识的差异,法律对二者关系以及冲突和互补强调的程度是不同的。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功能互补性;对知识产权规制;确立新规则。  相似文献   
30.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纲领,构成了现阶段反垄断工作崭新的宏观背景。在此背景下,反垄断工作将面临怎样的任务和要求、问题与挑战,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把握,都是反垄断理论界与实务界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有鉴于此,本刊特邀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组长张穹教授撰写了《我国现阶段反垄断工作的改革使命》一文,以供读者学习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