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53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45篇
经济学   152篇
综合类   80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7篇
农业经济   89篇
经济概况   12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怒江峡谷区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山高坡陡,生存环境恶劣,其发展受很多因素的限制,将脱贫与人居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怒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怒江的脱贫需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有机结合起来.怒江的反贫困模式以脱贫和人居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第三产业来缓解人口压力,提高区域人...  相似文献   
512.
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在世界上普遍存在,本文结合当前我国贫困现状与反贫困理论,分析了贫困问题与公平发展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13.
西部地区反贫困是中国农村反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贵州省地区作为西部的一省,教育贫困是其贫困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来反贫困是贵州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教育角度论述了教育与反贫困的关系以及将贵州省的贫困县与非贫困县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教育是影响当地贫困的一大因素,进而阐述了贵州省教育反贫困的现状问题,并从教育角度提出反贫困的对策.  相似文献   
514.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反贫困历史,大致经历计划经济反贫、反贫摸索、反贫探索、扶贫攻坚、巩固温饱成果、全面提升发展能力六个时期;围绕救济式反贫到开发式反贫再到能力扶贫这一主线进行演变;同时遵循从输血到外部造血再到内部造血的动态演变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反贫目标更加明确,反贫对象更加精准,反贫模式更加科学,反贫措施更加系统。新时期,要以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为反贫目标,采取救济式反贫、开发式反贫、能力扶贫相结合的综合反贫模式,采取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相结合的多维识别标准,精准识别出具体贫困农户,并根据贫困农户的不同状况和特点,采取差别化的反贫措施。  相似文献   
515.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农村地区尤为严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反贫困各种措施和力度逐步加大,产生了积极的扶贫效果。然而,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数据表明,我国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所以就要通过分析农村贫困的特征,找出阻碍农村脱贫的各种因素。在众多的反贫困政策中,提出财政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手段在反贫困的过程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始终以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己任,积极致力于农村贫困问题的治理。在过去数年里,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经过阶段性调整,从传统单纯的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全面铺开到适度瞄准,逐渐形成完善的反贫困体系,  相似文献   
517.
邓锐 《商》2013,(12):38-38
贫困的根源之一,就是人力资本的不足。在西部地区,尤其是处于西南地区的贵州省,经济不发达,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在农村,由于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导致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缓慢。因此,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目标,就必须加大对贵州农村地区的扶贫力度,从根源出发,切实提高贵州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18.
曹廷贵  刘博 《经济学家》2013,(7):103-104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一系列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政策已基本形成,加快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也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民族自治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按可比价格计算,民族自治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近4  相似文献   
519.
小额信贷利率水平的设定是小额信贷的核心问题,学术界对小额信贷应该实行高利率还是低利率尚存争议。本文基于反贫困视角,从市场供求与成本约束两个角度分析小额信贷的合理利率边界,并且通过对白银市农村小额信贷进行调研,发现小额信贷低利率偏离扶贫目标、高额利息小额信贷有利于减少贫困,最后得出结论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20.
叶慧  张义 《新疆农垦经济》2013,(8):63-65,81
本文通过对宣恩县农户的实地调查,分析该山区农户的整体生活状况及致贫发生的多维因子,测算其贫困发生率,掌握该地区的贫困差异程度,并给出科学、有效的反贫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