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3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43篇
财政金融   613篇
工业经济   470篇
计划管理   1653篇
经济学   1437篇
综合类   564篇
运输经济   93篇
旅游经济   65篇
贸易经济   1197篇
农业经济   879篇
经济概况   1348篇
信息产业经济   22篇
邮电经济   3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58年   3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粮食安全的根本是在耕地,关键在于耕地质量。目前新增耕地主要源于土地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等,这些新增耕地需要对其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了解新增耕地的质量状况,分析其空间特征,这对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等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以南方典型丘陵区域——江西省宜春市作为研究区域,在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景观生态学、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空间特征,掌握耕地质量等别的分布规律,了解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结果](1)Moran′s I值结果表明宜春市2014年新增耕地利用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强,而耕地自然质量空间自相关性最弱。(2)景观破碎度指数结果表明优、高等别的新增耕地质量破碎度大于中、低等别的; 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多样性指数比较大; 优势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优势度指数比较小,与多样性指数结果相呼应; 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比较均匀。(3)质心结果表明2013—2014年间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格局整体上是向西南方向变化。[结论]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不高; 新增耕地的利用水平差异性较小,自然本底状况差异较大;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类型多,各质量等别类型耕地均有增加,耕地质量参差不齐,较高等地的新增耕地相对低等地而言更破碎化; 新增耕地的开发格局向着西南方向移动; 该研究为南方丘陵区的新增耕地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2019年,自然资源部出台了新版《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技术大纲》,突出时空大数据与国土空间分析,聚焦自然资源服务,服务社会民生。开展时空大数据与时空信息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对提高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研究了时空大数据建设和时空信息云平台研发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智慧洪泽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借对货物供需计划的年度Excel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预测未来数值流,加以季节层次的变量因素的考察,研究了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由于季节因子的存在和其强弱性的影响所带来的误差大小范围,以数形结合的方式更加说明了季节变动下预测值的规律和区间范围的波动。  相似文献   
5.
6.
深入分析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风险投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创新创业与企业发展、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2003-2018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139个城市风险投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沿线地区的风险投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呈现为沿海高、西部低的分异格局;②风险投资的全局自相关系数均为正,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③风险投资机构数、国家高新区数量、风险投资退出、政府引导基金发展、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风险投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环境污染对风险投资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ESG投资理念逐渐获得认可,沿线地区可以通过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11)
人才是第一资源。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文章通过探索长江口局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培养的一些实例研究,分析了基层水利人才培养的规律,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9.
吴丹  胡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20):128-136
科技创新规模扩张和科技创新效率提升是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两条关键途径。基于现有研究鲜有结合科技创新规模和科技创新效率开展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现状,采用因子分析法,系统筛选国家科技创新规模影响因素,并结合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完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DEA 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不同时期国家科技创新效率变化指数,以及中国与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差异性。研究表明,R&D投入强度、R&D研究人员、专利申请量、科技期刊文章数、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百分比、科技创新效率是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1991-201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呈指数增长态势,有力提升了国家科技实力;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水平除日本出现一定波动外,其余九国整体呈小幅递增态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农药施用与农业经济增长关联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控药减害增收"的目标提供借鉴。[方法]基于2005—2015年数据利用脱钩理论和对数平均分解指数法分解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伴生大量农药施用,仅少数省域表现出农药施用和农业经济增长扩张绝对脱钩的理想状态,东北西北部分省域农业经济增长则以更大幅度的农药投入增长为代价。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规模和技术进步效应是推动农药施用与农业经济增长脱钩的因素;东部地区种植规模变化、劳动力规模和技术进步因素均是推动农药施用和农业经济增长脱钩的因素;东北地区仅劳动力规模效应成为推动脱钩的力量。[结论]推动农药施用与农业经济增长脱钩需要强化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普及,完善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支撑,推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低污染农药和肥料的推广度;构建农户施药的多重约束机制,完善农业病虫灾害保险减少农户对生产过程的风险感知,发挥农业合作社对农户施药行为的规制作用,完善产品分级认证和安全准入制度;通过农地合理流转和农业机械化等方式集约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因地制宜推动农药施用与农业经济增长脱钩,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设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