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8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25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26篇
经济概况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尽管“股票收益权”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的新兴投资标的,但它并不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实践中,“股票收益权”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法律含义:“股权权能”、“股东享有的合同权利”以及“非股东享有的合同权利”.而基于“股票收益权”的不同界定,以此为标的的转让、质押和信托等交易的合法性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2.
国家意愿·赎买·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运用诺斯的国家理论建立一个适宜分析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安排的模型,运用此模型分析国有银行体制演进中的国家意愿,在此基础上试图设计一种既能缩减国家权能边界又是阻力更小、更具现实可行性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3.
宗寒 《上海改革》1994,(10):16-18
我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国有经济在发展中当然也存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权及各项权能的关系问题。能不能以西方产权理论来指导国有经济的产权改革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它的丹析问题的方法,但不能全盘作为我们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04.
分配权能对应与会计行为异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企业财务报告舞弊是企业会计行为异化的结果, 在自利需要、动机驱使与约束缺失的情况下, 会计行为异化就会发生。分配权力和分配能力的对应是扼制会计行为异化的有效制度安排, 这一制度安排与现代企业的“共同治理”模式相结合, 就产生了会计行为应当公平反映、计量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要素贡献与剩余索取权的基本要求。现实中各类利益相关者分配权力与分配能力之间的配对错位和冲突, 就会导致会计行为的异化和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东风、日产合资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在缺乏核心技术,无法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对合资企业进行控制的同时,中方又主动放弃股权的控制手段,使中方对合资企业的控制力进一步弱化,"换技术"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6.
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其提升和发展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和监督。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对质量工作高度重视,出台过一系列促进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本文详细梳理了当前我国质量领域的行政奖励政策,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并给出了政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随着国家住房改革的深入,城市地价、房价快速上涨,有迫切住房需求的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受制于房价畸高的房地产市场,于是小产权房在供求关系这一基本市场原理的支配下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小产权房现状的研究,剖析小产权房产生的表面原因和制度根源,并运用所有权权能性质的理论原理,提出相应的处理小产权房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企业财权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华 《新智慧》2004,(12A):8-9
理论界对财权的研究基本上是循着产权——法人财产权——财权的思路进行的。一般认为,企业产权分为原始产权和派生产权即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归企业拥有,而财权是法人财产权的核心。在具体界定财权的权能时,有人认为,财权是法人财产权中与产权资本化运动相关的权能,具体包括筹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使用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收益分配权等。  相似文献   
109.
中国的集体林地所有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事权利,这导致对集体林地所有权私法保护手段的缺失。为弥补公法手段保护该项所有权的不足,保证集体林权改革的进行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集体林地所有权。对所有权的主体代表即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法人化的改造,使其成为可以行使各项所有权权能的主体;对该项所有权的各项权能进行完善,发挥集体林地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并利用消极权能进行该项权利的私法保护。  相似文献   
110.
余慧娟  江文书 《大众商务》2010,(1):284-284,287
中国的集体林地所有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事权利,这导致对集体林地所有权私法保护手段的缺失。为弥补公法手段保护该项所有权的不足,保证集体林权改革的进行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集体林地所有权。对所有权的主体代表即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法人化的改造,使其成为可以行使各项所有权权能的主体;对该项所有权的各项权能进行完善,发挥集体林地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并利用消极权能进行该项权利的私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