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55篇
工业经济   49篇
计划管理   463篇
经济学   333篇
综合类   205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40篇
贸易经济   125篇
农业经济   531篇
经济概况   2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针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和劳动生产率差异明显的现状,对我国267个地级城市的基础设施情况进行指标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证分析了基础设施水平、城市拥挤性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和就业密度对我国城市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同时两者的合力对城市生产率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62.
城市规模、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爱梅  杨德才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1):106-113,128
目前,部分城市的房价等资源要素价格高涨,高成本城市化已启动,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规模与资源配置的"极化"与"分散化"并存的非平衡增长城市化模式,认为非平衡增长的城市化模式造成了房价等资源要素的高涨和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利用全国287个地级市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域和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类检验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上,中部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4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其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显著降低。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城市化模式问题上,中西部地区还可以继续进行"集中导向"的城市化模式,而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到了进行"分散与集中"并存模式的转型时期。在城市规模上,未来城市化可以有重点地扩大部分中小城市的规模,再造大城市,适当控制目前超大城市的规模。在资源配置上,引导、鼓励高校教育、重点项目等资源有重点地向中小城市流入,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化模式从非平衡增长到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63.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一直存在很多争论,其本质是保护重要还是开发重要的问题,也由此形成了很多的观点,大多数观点都是把保护与开发看做是对立的。事实上应该打破保护与开发的"对立性",建立"同一性",二者是互为手段,互相促进的。保护与开发不能确定哪个更重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先有保护才会有开发。以桂林为例,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处理,并在保护中做好开发与创新,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协调一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存续以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4.
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在旅游业发展转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信息化建设是旅游业发展转型的切入点。通过分析国内旅游信息化的现状和桂林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机遇,了桂林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设想,分析了桂林旅游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通过收集整理老桂林文化的文献资料,积累第一手数据,并借鉴国内外主题园更新、改造和规划设计的理念,以"桂林板路"主题园为例,分析其文化设计理念的文脉传承,提出"桂林板路"主题园对桂林日渐消失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应重传统文化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开发思路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66.
在武汉城市圈整体增长势头良好的同时,圈内城市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不容忽视。武汉城市圈的包容性增长已成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命题,其包容性增长需要尽可能消除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缺陷。通过法律从纵横两个维度对政府行为和市场主体行为加以规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让圈内城市和人民都能平等共享城市圈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67.
铜陵市作为安徽省经济较发达地区,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来铜就业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文章旨在分析我市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瓶颈问题,提高铜陵市人才引进水平,从而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流动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8.
近两年来全球掀起了建设智能电网的浪潮,本文分析了美欧的智能电网发展战略,通过比较美欧与中国实际情况存在的异同,得出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战略重点主要有新能源的接入与使用、输电网建设及工业用户端用户侧智能。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指出了企业和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政策来抓住该机遇。  相似文献   
69.
城市“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及解决途径——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鹏程 《特区经济》2011,(1):286-287
住房是人类生活稳定的第一要素,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也是每个个体化生活方式的终极归宿形式之一,因此住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在政府推出各种住房保障政策后,产生了仍然存在住房困难但被政策忽略的群体——"夹心层"。本文将主要分析"夹心层"由来,探讨其收入范围,并提出解决途径,以改善居住环境、维持社会稳定、营造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70.
金融危机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总部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具有知识含量高、产出效益高、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总部经济本身就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总部经济能够有效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