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9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59篇
经济学   87篇
综合类   56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27篇
农业经济   199篇
经济概况   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基层行政区域——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的县域金融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从金融资源利用程度到金融资源需求的满足程度再到金融资源结构状况等几个方面,实证分析中部县域金融资源的配置现状,得出了中部县域金融资源利用程度和效率低、金融资源需求的满足程度不高、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2.
基于共享发展理念,尝试性提出陆岛共享发展概念,构建陆岛共享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2006-2016年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指标权重赋值并加权求和,测度了大连市陆域与长海县共享发展水平,并探索其演化特征。结果显示:(1)大连市陆域与长海县综合共享发展水平较低,且经历了先快速降低后波动增加的“W”型演化过程,基础设施共享是陆岛共享发展领头羊。(2)长海县内部各岛综合共享水平较低,发展机会共享和公共服务共享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基础设施共享和发展成果共享随时间变化空间不均衡更加突出。(3)未来需要从提高城市陆域的发展水平、研究规划建设海岛到城市陆域的跨海大桥,增强海岛的可达性、完善各海岛的基础设施尧培养深度开发海岛的优秀人才和企业并加强宣传等来提升陆岛共享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3.
对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的城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研究了水富县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提出水富县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4.
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中起领头作用的推进型企业,是壮大主导产业的核心力量.它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增强县域经济的向心力,获取较多集聚效益,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先进地区的重要手段.有关经验表明,为了尽快培育、壮大县域龙头企业,必须对其形成倾斜的发展政策,加强它的科技创新,提高它的信息化水平,完善以其为核心的集群结构.  相似文献   
135.
对河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河南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集群战略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指出产业集群战略可从吸纳富余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几个方面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河南县域产业集群的特征、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培育和发展县域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36.
油松复合经营的生态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易县清西陵有树龄300余年的古油松林,多分布在西陵乡的昌陵、泰陵等地。古油松林的郁闭度为0.1-0.5,平均郁闭度为0.2,生长良好。河北农业大学西陵教学林场在古油松林下展开了多种类型的复合经营,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对油松复合经营模式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7.
本文介绍了远安县实施绿色战略,实行富民强县的三点经验,一是绿色战略的确定,二是绿色战略的重点,三是实施绿色战略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8.
乡村生产要素通过流动实现集聚是提升生产分工规模和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但要素过度流失不利于乡村自身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前,"乡-城"生产要素流动规模较小;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在重工业发展战略下乡村生产要素被约束流动;改革开放以来,"乡-城"生产要素单向流动趋于加速;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致力于改变乡村要素单向外流的局面。近代以来,立足于乡村且突破村庄社区规模的分工生产和集聚性生产没有大范围发展起来,乡村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不强。新中国的综合发展成就为发展现代化的乡村集聚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探索在县域层面整合资源和集聚要素是振兴乡村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9.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方竹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0.
和县作为一座有着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地区,要平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形成历史文化氛围、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上多做文章,将历史文化资源变为和县的城市文化名片,在传承中求发展。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和县特色的文化战略,应融入"皖江文化"战略,树立"大文化"概念,融合自然、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