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2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财政金融   917篇
工业经济   604篇
计划管理   2363篇
经济学   1783篇
综合类   1667篇
运输经济   124篇
旅游经济   512篇
贸易经济   2140篇
农业经济   441篇
经济概况   89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648篇
  2013年   1042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881篇
  2010年   701篇
  2009年   672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689篇
  2006年   631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Fungicide resistance is a serious problem for agriculture today. This analysis provides additional insight into the strategic behavior of farmers when their fungicide use generates a negative intertemporal production externality in the form of fungicide resistance. We find that when farmers encounter this type of externality, they choose fungicide levels that exacerbate fungicide resistance. We examine a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which a farmer reduces fungicide use in exchange for a transfer. This mechanism reduces fungicide use; however, misinformation about the severity of fungicide resistance generates distortions. We find that one-sided misinformation could lead a farmer to choose socially optimal fungicide levels, which makes th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less necessary. In addition, we show that when both farmers are misinformed, the mechanism could lead farmers to choose fungicide levels below the socially optimal level depending on their pessimistic beliefs about the severity of fungicide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952.
农村土地征用引发的问题已成为当前"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焦点。文章从农地征收补偿现状、农地增值分配问题的意义出发,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古今中外专家名人的农地增值分配理论,阐述了改变目前农地征收补偿方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3.
以人为目的包容性发展与生态伦理构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迫切需要探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国家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中国实施以人为目的包容性发展战略的根本点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以人为目的包容性发展战略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强调的发展协调、机会均等和利益共享折射着同一的生态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954.
文章借鉴福克斯和米勒的话语理论,比较分析了公共能量场和微博的同质性,并指出公共能量场视阈下政府通过微博实现公众对话,达成政策意愿的路径要求,尝试提出了微博问政路径建构的政策建议,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科学执政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5.
Employing a unique sample of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we conduct experiments to determine investors’ preference for (or indifference to) financial skewness. We present investors with a series of stocks with varying levels of skewness. Using Instant Response Devices, we then collect investors’ choices to hold or sell each stock. Among stocks with equal expected returns, we find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 sample investors use a prospect theory utility function rather than a mean-variance expected utility function to decide to sell or hold stocks. In the loss domain, we find that investors are ambivalent about the choice between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skewed stocks. However, in the gain domain, we find that both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refer negatively skewed stocks—a contrast from previous research suggesting that individuals (and no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refer positive skewness. We also find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reference points are important in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956.
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是现代西方翻译学界的突出代表,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杰出的翻译家。他们的译学理论都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却又各具特色。奈达毕生从事《圣经》的翻译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他非常重视读者的反应和译作的沟通作用。纽马克一生从事教学工作,他注重译文的准确性及质量,提出了著名的“语义翻译法”、“交际翻译法”及关联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957.
可持续增长是对现实中经济增长的挑战,这表明经济增长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对某地区增长模型的分析佐证了这一认识。经济结构升级换代是区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新古典理论通过外生的技术进步来解释可持续增长;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使资本边际收益不变,从而投资导致经济长期增长。两种理论都认为,技术进步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58.
中国尚无巨灾保险市场,研究人们在巨灾风险下的投保行为对巨灾保险市场的建立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地震风险为例,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探讨了个体面对巨灾风险时的投保行为与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人们的投保决策受其对风险概率认知的影响较小,知道清晰的风险概率甚至会降低投保率;在实验中引入仿真信息,将诱导被试投保;而过往受灾经历影响较大,且这种影响并不一定需要亲身经历才能形成,知晓他人遭受灾难也能唤起人们的投保意识。通过扩展传统的实验理论,实验室实验被应用到了这种因难以控制变量而研究较少的领域,并发现了投保行为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959.
盛亚  俞科女 《技术经济》2014,33(10):15-22
利用扎根理论方法,以吉利汽车为例,对吉利汽车通过全球研发、跨国联盟、内部修炼等在创新合作网络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占据的不同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企业家精神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占据网络中介和富含结构洞的网络位置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在两种不同的网络位置——中心位置和中介位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企业家精神均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60.
基于省级和国家层面的宏观数据,分别构建了产业集聚和社会福利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脱钩理论分析了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其与社会福利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航空航天制造业在东部地区发展迅猛;产业集聚的总体水平呈现下降趋势;集聚效应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总体发展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直接福利和间接福利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产业集聚和社会福利发展水平多为同向变化,集聚福利脱钩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进入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