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33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71篇
经济学   165篇
综合类   131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58篇
农业经济   259篇
经济概况   1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91.
[目的]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新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方法]文章以宁夏隆德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采取定量及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分析了隆德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及问题,提出该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结果]隆德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收入以财政拨款和补贴为主,政策引领、政府推动作用显著,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村集体+合作社"的股份经营模式初步形成的特征。总体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较为滞后,存在对集体经营信心不足、发展缺乏造血功能、人力资本短缺、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发育不全、缺乏持续有效的政策供给等问题。[结论]隆德县应注重人才培育与引进,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多种模式,加快集体经济组织机制创新,以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92.
[目的]我国现行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有国土资源部的《农用地分等》和农业部的《耕地地力评价》,因两种耕地质量评价实施部门的不同,在评价体系的建立、评价过程的开展和评价成果的应用都不尽统一,进而造成两种耕地质量评价成果在国家土地管理和指导农业生产工作上互不链接。[方法]为了探寻两种耕地质量评价成果差异性的具体表现及其形成原因,研究将辽宁省法库县作为研究区域,以国土部门和农业部门耕地质量评价的已有数据和图件成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对比分析法和GIS叠加分析法探寻两者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结果]两种耕地质量评价成果在同宗耕地质量评价结果表达的不一致以及优劣耕地位置分布上的重合度低。[结论]两种耕地质量评价成果的"等""级"差异的原因:农用地分等与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在确定评价工作目标、指标体系和评价数据来源上均不统一、不同步。  相似文献   
793.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随着"定居兴牧"工程的实施,牧草地流转也逐渐普遍,因此对牧草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牧草地合理利用、牧民增收以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新疆福海县156户牧民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对牧民牧草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牧民年龄、流转意愿和牧民对当前牲畜价格满意度对牧草地转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子女数、养殖牲畜头数、家庭劳动力人数和现有牧草地面积对牧草地转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牧民年龄、现有牧草地面积和牧民对当前牲畜价格满意度对牧草地转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子女数和牧民对社会保障满意度对牧草地转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虽然影响牧草地流转行为的微观因素较多,要使得牧草地得到合理利用开发,还需要加强宏观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794.
文章阐释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经济-生态"(SEE)模型建立指标体系,对遵义县30个乡镇土地集约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对"社会-经济-生态"协调性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县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南白镇、虾子镇处于高度集约水平;石板镇、泮水镇等处于中等集约水平;乌江镇、尚稽镇等属于一般集约水平;新民镇等土地利用不集约。就协调度分析得出:经济层指数最高,社会层其次,生态层指数最低。总体来说,协调性水平与集约度相关性显著,且两者均表现出较高的空间相关性。并提出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5.
石雕产业是惠安县经济最主要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石雕产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惠安石雕业的发展特征,运用自然资源开发原理,研究了惠安县石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制约因素,对其发展潜力进行预测,提出了石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96.
对县域经济的涵义、基本特征、县级行政区划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城镇化建设进行理论分析,并涉及了作为区域经济的县域经济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7.
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初步提出了旅游产业组织的概念体系,并以河南省渑池县为例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旅游产业组织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产品营销系统工程,其目的是追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79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位于“长三角”的上海市、江苏、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位列全国前茅。“长三角”县域经济的发展轨迹和成功经验,可对河北省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99.
鲁礼新  茹芳芳 《经济地理》2007,27(1):133-136
根据渑池县100个农户样本2003—2005年社会、经济数据,用事件分析法对近期农业补贴政策的预期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补贴虽然能增加农户收入,但它对农户生产总投入的影响不大;农户在农业内部的资金和劳动投入结构变动与农业补贴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投入结构变动主要是由农户的生产经验和农业生产的多分有序性决定的;短期内,该农业补贴明显增加了农户的非生产性收入,也提高了农户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但对该县农户增加生产投入的激励作用还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800.
云南省河口县热带生态旅游景观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河口县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热带生态旅游景观,其热带性比西双版纳更为原始和典型。本文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其景观形成、分类、特点,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和河口县的经济状况,提出了在河口建立三大生态旅游区和一个旅游中心城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