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2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78篇
财政金融   152篇
工业经济   210篇
计划管理   522篇
经济学   529篇
综合类   403篇
运输经济   20篇
旅游经济   38篇
贸易经济   615篇
农业经济   209篇
经济概况   3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Much is currently being written about the need to encourage employees to share knowledge in order for companies to maintain a role as an intelligent organization in a technologically sophisticated environment.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writte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e rights to satisfactory employment conditions, 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in decision-making, and employee willingness to share their knowledge collaboratively. This paper seeks to redress this gap by discuss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employee willingness to share knowledge. The reaction of a group of employees (academics) employed in an Intelligent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to a reduction in their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design a framework of employe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required for knowledge sharing in intelligent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52.
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互补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经勇 《经济经纬》2005,25(3):49-5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一大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也可理解为比较生产费用优势,它是由各国土地、劳力、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的差别引起的。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力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各国同一产业之间竞争力的比较。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只有通过竞争优势的发挥,才能得到最终体现。一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没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就难以实现其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失去了采用传统保护手段来培育动态比较优势,而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应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在某些产业的关键环节选择技术跨越来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并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提高技术引进效果来有效实施技术跨越,在一定程度上占据国际分工制高点。  相似文献   
54.
This paper appli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neo-Ricardian (or Sraffian)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o certain joint production systems.It is shown that, in contrast with single-product systems, (i)there is not always a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specialisation,which would entail the increase of the real wage rate in botheconomies, and (ii) 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has no general validity. Furthermore, not only the existenceof such a pattern of specialisation but also the validity ofthis law depend on the values of the variables of distributionof income. The analysis is wholly based on two of the numericalexamples formulated by Bidard in 1997, and further generalisedin an elementary way only when this is considered necessary.  相似文献   
55.
罗绍德  蔡奋 《财经科学》2007,(10):96-102
企业是投资决策的最终制定者,理解企业投资行为十分必要.本文以沪深两市制造业2003-2005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抽取了1870家样本公司,对投资行为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滞后一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当期的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正相关,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无形资产投资均与当期的企业竞争优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56.
本文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了亚洲8个主要国家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产生了要素相对价格差异,这些国家的农产品比较优势显示了不同的比较优势变化趋势;这些国家贸易特化系数估计值的差异意味着他们的农产品贸易存在互补机会;三个东亚国家和两个东盟国家的比较优势变化模式属于典型的变化模式,但是马来西亚和印度的比较优势则显示了异常的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7.
敏捷供应链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传统供应链发展状况入手,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敏捷供应链;通过对敏捷供应链的特点分析,以及战略匹配理论的引进,论证了敏捷供应链的战略优势,为供应链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8.
在资源优势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资金、技术、管理等都处于劣势的家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是家庭资本(社会资本的一个子集),家庭资本是家族企业潜在资产,不能直接产生竞争优势,但能创造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更直接有关的资产。本文认为对于这些资产,或者仅仅只有家族企业能获得,或者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更容易获得,因此这些家庭资本成为家族企业的独特资源优势,最终导致家族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59.
王利改  邱攀 《物流科技》2006,29(9):115-1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外资纷纷进入我国物流市场.我国物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是每个国内物流企业领导所关注的问题。国内中小物流企业如何实施CRM战略是决定其竞争成败的关键。但国内中小物流企业的现状又为它们实施CRM设置了障碍。本文通过对国内中小物流企业实施CRM战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现状提出了我国中小物流企业采用外取客户关系管理的办法能使它们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0.
后营销管理观念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营销活动的竞争重心发生转移的今天 ,后营销管理理论的产生对于指导我国的企业的营销实践 ,锻造企业市场营销能力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