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69篇
经济学   109篇
综合类   82篇
贸易经济   211篇
农业经济   324篇
经济概况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61.
目的 分析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状况及时空演变,为提升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水平及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文章以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生态与粮食安全相关数据,构建土地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了二者的综合评价值、耦合协调水平及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结果 (1)2009—2018年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度从0.369增至0.433,呈“缓慢上升”态势,协调类型由轻度失调跃升至濒临失调,空间布局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2)各省区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分为3类:低度磨合土地生态滞后、高度磨合同步发展及低度磨和粮食安全滞后。结论 针对土地生态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采取差异化措施,实现粮食安全与土地生态安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62.
This study analyses changes 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of grains as an aggregate commodity and major grain crops including rice, wheat, and corn, using pooled provincial and time-series data from 1980 to 2018 for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wth of TFP in the grain sector was driven by technical improvements. Moreover, the grain output and wheat production benefited more from TFP growth, whereas the growth in the usage of inputs drove the growth in rice and corn production. Finding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laissez-faire market-oriented policy led to a dramatic fall in output while the intervention-led policy resulted in a substantial rise in output, but neither of them fostered the growth of productivity. Conversely, the incentive-led policy in a market-oriented environment that raised the comparative profitability in grain production promoted the growth in both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grain sector. A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shifts away from agriculture in China, an appropriate support is thus necessary to stimulate farmers' incentive in growing grain crops.  相似文献   
863.
Based on a panel data from National Rural Fixed Point Survey (NRFP),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on the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use efficiency of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mechanisms using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SFA) and two-way fixed-effects model with two-stage least square (2SLS) esti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FE), pesticide use efficiency (PE) and comprehensive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use efficiency (CFPE) of grain production were 0.286, 0.404, and 0.364 respectively during 2003–2011.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CFPE decreased by 48.39% during 2003–2011 and showed a descending trend in all regions. ICT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FE, PE, and CPFE which could be explained by providing farmers more sustainable knowledge and hence shifting farming practices from overusing fertilizer towards using farmyard manure as a substitute. ICTs' positive effects were more pronounced for farmers with higher-level education and in central region. Additionally, ICTs had significant spillover effects, extending from users to nonusers within the villag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CT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use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相似文献   
864.
研究目的:确定以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双重目标的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研究方法:Translog生产函数。研究结果:(1)研究区粮食作物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2)研究区土地细碎化程度和土地流转现状情况对玉米和大豆的生产不利,土地转入规模不合理及转入成本过高是土地流转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3)当玉米、水稻和大豆的达到本文确定的适度经营规模,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二者并行不悖。研究结论:构建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降低土地转入成本,是促进研究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865.
目的 农业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决定因素,探明京津冀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方法 文章从水足迹的视角出发,分析了1980—2018年京津冀县域5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稻谷、大豆、薯类)的产量、播种面积、水足迹、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运用水土匹配系数法及ArcGIS深入研究了1983年、1998年、2003年和2016年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并进一步剖析区域农业水土匹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 (1)当前京津冀水土匹配系数区间为[0.02,1.25],超出区间范围[0.281, 0.431];粮食生产格局与水土匹配系数空间格局均为“冀中南高、北部低”。(2)研究时段内,京津冀粮食总产量提高1.14倍,播种总面积降低19.28%,粮食单产量显著提高;灌溉提高粮食单产量,水土匹配系数与粮食单产量呈正相关。(3)1980—2019年京津冀5种作物蓝水足迹均值(136.64亿m3)是绿水足迹均值(99.60亿m3)的1.37倍,各作物水足迹变化不同,间接反映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变。(4)京津冀水足迹总量提高2.45倍,耕地总量下降20.59%,水土匹配系数变大,农业水土匹配程度差,间接指示研究区域地下水开发程度高。结论 京津冀县域水土资源匹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应从当地水土资源存在的问题出发,适当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关注区域地下水超采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促进京津冀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66.
基于物—场模型的“两区”划定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科学评价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简称"两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遴选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实现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精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方法]以物—场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耕地适宜性、耕地多功能协调性以及周围环境影响辐射场的"两区"划定合理性评价模型;借助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两区"划定的合理性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综合考虑"两区"划定合理性评价等级及空间集聚类型,采用矩阵组合法对"两区"划定合理性进行优化布局。[结果]选取鹤峰县为研究区域,对其2019年"两区"划定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两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将评价结果划分为4种类型:高度合理区、中度合理区、一般合理区和较低合理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定量化评价分析,鹤峰县"两区"划定结果整体上较为合理,其中合理区面积占"两区"总面积的91.58%。[结论]该研究为"两区"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可为"两区"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两区"功能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7.
从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和农民收益角度出发,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分别考察该政策对小麦和稻谷的播种面积、产量、价格波动与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和稻谷的播种面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有效支撑了国家粮食供给安全;对小麦总产量具有显著增产效应,有助于实现小麦增产高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小麦和稻谷的价格波动,国内外粮价倒挂明显收窄,相比之下,稻谷价格波动受该项政策的影响更加突出;对小麦和稻谷的种植收益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稳定并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激励不足。中国粮食市场发育仍然处于自发调节、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组织方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议保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增强政策弹性,实施渐进式改革。  相似文献   
868.
[目的]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绿色生产的促进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文章采用2001—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基于“双碳视角”以粮食产量和粮食生产中碳汇总量作为期望产出指标,以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全局要素生产率指数(GML)和超效率数据包络模型(SBM)测度了各省份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并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绿色生产的促进效应及作用路径。[结果](1)全国总体粮食GTFP年均值为1.013 1,说明中国粮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善。大多数地区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增长,GTFP改进的地区占比达70.97%。省域之间的粮食GTFP波动情况存在一定程度差异,粮食主销区的绿色生产水平要明显低于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2)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绿色生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就不同粮食产销区而言,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产销平衡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主产区,对主销区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3)就作用机制而言,农业生产性服务通过规模经营、专业分工及技术进步促进粮食的绿色生产。[结论]应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  相似文献   
869.
姚增福 《经济地理》2022,42(1):182-190
基于自由处置赫尔(FDH)技术方法,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空间异质性,运用SFA技术构建农业环境效率测算模型,考察了2001—2019年我国3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环境效率及其改进状况。结果显示,经济和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下农业环境效率均值分别为0.846和0.843,各省(区)农业环境效率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普遍能够从经济和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中获得1%~20%不等的改进程度,而又以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作用更强;在经济和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下,主产区和平衡区虽然获得较高的农业环境效率值,但效率改进程度仅维持在2%左右,而主销区虽然农业环境效率较低,却能够获得超过20%水平的效率改进。然而,各功能区无论是农业环境效率值还是效率改进程度,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在时间上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70.
明晰粮食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基于1979—2020年中国粮食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分析,对粮食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远大于粮食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长期看,两者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粮食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监测、稳定粮食价格水平、加大市场调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