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5篇
经济学   29篇
综合类   72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100篇
经济概况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 随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农户家庭生计资本和生计产出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主要探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计资源要素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而为缓解农业老龄化危机、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基于2021年陕南秦巴山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二阶段模型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陕南秦巴山区农户生计效率的规模效率最高,纯技术效率略低于规模效率,综合效率最低。大部分农户生计活动呈现规模收益递减状态,生计产出的增长低于生计投入的增长。(2)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抑制了生计效率的提高,且在低收入水平家庭和户主低受教育程度家庭表现更为明显。(3)农业资金投入的增加能够缓冲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计效率的负向影响。结论 因此,要正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引导农户合理配置生计资源,提高农业资金投入使用效率,促进农户家庭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2.
根据北京市居民税负感调查所得数据,通过对居民税负感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税负感与收入、文化程度、年龄以及对税收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与是否参加社保呈显著负相关。在被调查的居民中,超过一半的居民税负感较重或很重,其中,收入越高和对税收了解的越多税负感就越重,本科学历和中年人群税负感较重,未参加社保的居民税负感较重,参加社保的居民税负感较轻。税负感研究的结论显示,居民税负感不仅与税收负担的高低密切相关,而且与国家的财政支出方向密切相关,扩大财政的民生开支是降低居民税负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3.
[目的]尽管2020年后我国已经全面脱贫,但脱贫农户仍然面临自然、市场、政策等多重生计风险冲击,非常容易再次掉入贫困陷阱。识别与评估贫困山区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生计风险,为政府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实证依据,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768户脱贫农户调查问卷为样本数据,运用ESI为综合评价指数,识别与评估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的生计风险。[结果](1)样本区农业兼业型脱贫农户的户主平均年龄最大、家庭规模最小、劳动力数量最少、受教育程度相对最低;非农业兼业型脱贫农户的家庭规模最大;纯农型脱贫农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最多,且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最高。(2)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的生计风险总值依次是纯农型>农业兼业型>非农业兼业型>非农业型,呈现出兼业程度越高,生计风险越小的特征;纯农型是所有类型脱贫农户中最脆弱的群体,生计风险和返贫风险都最大。[结论]当地政府一方面应积极帮助脱贫农户增强非农生计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完善农业生产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外部基础设施环境,引导脱贫农户寻求适合自身资源的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其兼业水平和兼业质量...  相似文献   
24.
民生科技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的民生科技应用不足导致基金目标规模不明确、投资渠道受限和社会监督缺失。文章提出从社会保障基金的行政管理、目标管理、运营管理、投资管理方面进行民生科技创新,以提高社保基金的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5.
张燕  王友文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30(11):156-160,164
在塔克尔莫乎尔沙漠生态治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沙技术实施方略;要有对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技术、修建水库以水治沙技术、草田轮作治沙技术、沙地垦殖滴灌治沙技术等传统技术坚持扬弃的科学态度;要用科技哲学理论指导综合性以水治沙技术、生物治沙技术、物理治沙技术和化学治沙技术等新型治沙技术在本地推广应用;要以民生价值取向科学处理继承传统治沙技术与引进新型治沙技术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6.
低收入农户长效增收存在自主适应机制,利用陕西省榆林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截面数据,采用 OLS 逐步回归模型识别生计资本对低收入农户收入的影响,有利于探究生计资本的作用机制、增收效应与异质性。结论如下:(1)低收入农户长效增收机制是在政府计划适应下农户自主适应,通过改善生计资本实现农户增收的机制;(2)生计资本对农户增收存在抵消和协同作用;(3)生计资本对农户增收具有异质性,因此农户长效增收机制具有异质性;(4)提能、强基以及结盟是低收入农户长效增收的自主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27.
基于浙江省4个林区县194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极差标准化和熵值法得出林农的生计资本值,并采用两阶段选择模型实证分析生计资本对大病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农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对丰裕;物质资本对林农是否遭遇大病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大病风险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的负影响。因此,林农家庭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家庭健康劳动力的数量;要在加强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普及医疗卫生知识;要完善林区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基础交通建设,提升林农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28.
本文基于2002—2011年省级面板经济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不同地区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因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此外,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并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达到拐点。  相似文献   
29.
改善民生: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善民生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保障不足这一问题。劳动是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唯一途径,唯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文章认为,人人必须参加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来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重视劳动价值有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做到:有劳动能力的每一个人都要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并且因此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政府和社会要努力实现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就业;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则,让每一个劳动者充分享受他的劳动价值;弱化资本的功能,以劳动为杠杆,推动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30.
论孙中山民生思想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中山先生解决民生问题的手段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一是平均地权,一是节制资本,这是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未曾有过的手段。孙中山先生认定只要实施这两个办法就可以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在对孙中山先生民生思想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获知,这位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当年明确地认识到,历史的重心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重心是生存问题,生存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经济问题,是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必须给予解决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