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47篇
经济学   59篇
综合类   50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7篇
农业经济   516篇
经济概况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目的:分析家庭结构对农民流转土地意愿的影响,并揭示其内部机理的形成,以期为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家庭人口特征、土地使用特征、户主个体特征及家庭决策特征4类外源潜变量会显著影响农地流转意愿;(2)可观测变量对外源潜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其中,家庭总人口、实际经营及流转土地面积、户主年龄、家庭内部矛盾解决方式分别对这4类外源潜变量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好,即家庭总人口越多、实际经营及流转土地面积越小、户主年龄越大、依赖于内部解决矛盾的家庭更愿意流转农地。研究结论:家庭结构主要通过主动依赖、扶养压力、收入偏好、农地保障、决策信息5种机理对流转意愿产生影响,未来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应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2.
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that farmland transfers lead to less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which may adversely affect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 Prior research has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wned cultivated land and rented plot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farmland transfers between relatives, which are popular in rural China, specifically affect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o compare different contracting strategies in China's farmland rental markets. As farmland rental markets in China are immature, land transfer between relatives establishes bilateral governance, which has the advantage of addressing the opportunistic activities of both parties and can ultimately increase investment by tenants. Based on data from two waves of household surveys, we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impact of bilateral govern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an indicator for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Our findings show that apart from economic factors, kinship is important to the functioning of farm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23.
陕西省农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陕西省农地经营权流转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但仍存在土地产权不明晰、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不成熟、农地经营权流转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严重限制农地经营权流转的速度与范围。文章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走访农户、搜集数据及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陕西省农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问题、成因进行实地调研,并提出加强陕西省农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的合理化建议:(1)通过土地确权、规范农地经营权流转流程,提高农地经营权流转效率;(2)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电商平台、保险、智库、创客空间,提高农业收益。  相似文献   
24.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作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意义尤为重大。在此背景下,文章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SWOT分析中,建立AHP-SWOT模型,并以沈阳市为例,分别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个方面分析了沈阳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发展现状,通过权重计算,比较各方面优先次序,从而进行未来的战略模式选择,因地制宜地为未来沈阳市未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发展决策提供理论指导。研究表明:沈阳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发展现状中,4个方面的优先权重排序为威胁(T)劣势(W)机会(O)优势(S)。故沈阳市未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战略决策应以W-T模式,即克服劣势、应对威胁模式为主,归纳为3个方面,具体包括:政府组织多部门联动,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完善管理办法,针对重要环节出台专门规程;三管齐下,制定优奖劣罚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25.
黄石市基本农田水稻中重金属污染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石市基本农田稻米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以明确该地区稻米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基本农田稻米整体上已经受到了Pb污染,大冶市和阳新县的稻米均为重度Pb污染(污染指数分别为5.469和3.689),未受到其他重金属污染(其他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分析不同样点的污染情况,62%的样点为重污染水平,18%的样点为中污染水平,16%的样点为轻污染水平,其他为清洁水平;分析污染原因可能主要由废水浇灌以及大气重金属尘沉降等引起。  相似文献   
26.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水利是粮食生产的命脉,是保障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首先重视农田水利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明确农田水利设施的公益性,创新农田水利公共制度安排.其次,要在引入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同时,加强政府配套制度支撑,完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中央对土地出让收益的统筹力度,增加水利建设中长期贷款,并给予适当财政贴息,鼓励水利企业上市融资,建立“一事一议”激励约束机制,打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双重困境.再次,要加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支撑,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7.
正确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如何运用科学发展的理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推进农场改革发展关键,也是加快农场跨越性发展的重要步伐。  相似文献   
28.
杨琳 《技术经济》2011,30(10):87-90
深入分析了确保土地开发利益平衡应聚焦的三大问题,即有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开发与农用地保护及城乡统筹的利益平衡、城市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有效拓展;提出了土地流转杠杆平衡机制的设计框架;采用纳什均衡博弈模型,构建了利益补偿机制模型和风险托底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杠杆机制来平衡多边利益,得到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补偿和风险托底的基金分配方案。最后,提出了土地流转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29.
在界定区域耕地保护补偿的基础上,对农用地产能核算与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联系进行分析,并设计了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结果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技术路线和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步骤。同时,根据设计的技术路线和补偿步骤,从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提出了构建完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以期为改善目前耕地数量和质量分割计算的耕地保护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0.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需求越来越大,但煤粮复合主产区面积广大,而基本农田是粮食生产的基本保障,为此分析了煤炭资源开发和基本农田保护之间的矛盾及其成因,试图利用煤粮复合区的土地以协凋能源开发与粮食生产的矛盾。提出编制协调规划,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等相应建议。通过建立煤炭储备保护区、提高基本农田占用标准、保证基本农田占补平衡来协调煤炭资源开发与基本农田保护的空间布局;通过时间安排,进行动态复垦,实现煤炭开采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