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1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财政金融   258篇
工业经济   227篇
计划管理   809篇
经济学   913篇
综合类   803篇
运输经济   32篇
旅游经济   47篇
贸易经济   638篇
农业经济   591篇
经济概况   85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961.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角阐释"两山"理论的新时代内涵,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进行理论分析,采用案例分析法、质性研究法,分析"森林生态银行"运行模式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路径及其运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可持续实现的路径。结果表明:"森林生态银行"运行模式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是以生态资源为基础,通过精准调查,在明晰生态资源产权的前提下,运用经济学方法对其价值进行核算,以直接或者间接利用权属交易、生态服务交易、产业化等方式将生态产品货币化。因此,应该建立市场化生态要素产权制度,引入市场经营主体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公私合营"的生态产品交易制度,以便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得以可持续实现。  相似文献   
962.
目的 在土地流转发展缓慢而农地确权工作已经完成之际,基于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影响研究中产权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两派观点的分歧,同时引入交易成本和禀赋效应两个中介变量,深入研究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推进农地确权成果应用以及农地流转制度的完善。方法 文章使用CHARLS2018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一元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机理。结果 (1)确权促进了土地转出,使土地转出的概率提高了6.60%;(2)确权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交易成本,进而抑制了土地转出;(3)确权有利于增强禀赋效应,但禀赋效应反而促进了土地转出;(4)中介效应上交易成本和禀赋效应为部分中介作用,交易成本中介效应比例为-10.46%,禀赋效应中介效应比例为13.35%,从而禀赋效应的中介作用更强并能强化确权对土地转出的促进作用。结论 农地确权工作有其正面的成效,但还需完善政策并建立配套制度以克服负面效应,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和交易平台,宣传普及农地确权和相关“三农”政策,提高农户认知,同时还需防范禀赋效应过强和流转租金过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63.
伴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土地利用发生巨大转变,城市气候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大连旅顺区为例,基于2005年和2016年两期数据,单窗算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并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旅顺区土地利用及地表温度时空分异特征。2005-2016年,旅顺区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面积分别增加了9.51 km2、13.19 km2;耕地、林草地及其他用地呈减少趋势;11年间,旅顺区地表温度整体逐渐升高;各用地的地表温度呈现出“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耕地和园地>林草用地和水域”状态。  相似文献   
964.
目的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忽视,而计算环境效率可以直接反映粮食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清粮食生产的环境代价,并促进中国粮食生产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方法 文章以中国三大主粮之一小麦为例,基于1990—2018年15个小麦主产省区面板数据,采用SBMDEA方法测算了中国主产省小麦生产的环境效率,并进一步建立并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劳动力转移对小麦生产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 中国小麦生产环境效率的平均值为0.649,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小麦生产环境效率水平仍然较低,并且自2000年开始均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这说明小麦生产背后的生态成本也越来越高。结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能够促进小麦规模化生产改善环境效率,但是总体影响仍为负向,而财政支农水平、有效灌溉率、机械化水平和小麦最低收购政策对生产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65.
Technology intermediaries are seen as potent vehicles for addressing perennial problems in transferring technology from university to industry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examines what constitutes effective user-end intermediation in a low-technology, developing economy context, which is an under-researched topic. The social learning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amework is extended using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in a longitudinal instrumental case study of an exemplar technology intermediation programme. The paper documents the role that academic-related research and advisory centres can play as intermediaries in brokering, facilitating and configuring technology,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 group of small-scale pisciculture businesses in a rural area of Colombia. In doing so, it demonstrates how technology intermediation activities can be optimized in the domestication and innofusion of technology amongst end-users. The design components featured in this instrumental case of intermediation can inform policy making and practice relating to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university to rural industry. Future research on this subject should consider the intermediation components put forward,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such interventio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industrial sectors. Such research would allow for theoretical replication and help improve technology domestication and innofusion in different contexts, especially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966.
We compare resource‐based and relational perspectives to examin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vertical learning alliances.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rough such alliances suppliers acquire knowledge to forge new capabilities and attai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We ask whether such improvements are exclusive to the learning partnership, or are available in other average partnerships of this supplier. We posit that the extent to which such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are partnership exclusive depends on whether the newly forged capabilities lie entirely within the supplier firm's boundaries, or at the learning dyad level. As such, we untie two forms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arising from learning dyads. While the resource‐based view helps explain the performance gains learning suppliers deploy across average partners, the relational view reveals the additional performance edge that remains exclusive to the learning partnership. Based 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survey of 253 suppliers to the equipment industry, we find that partnership exclusive performance (i.e., ‘relational performance’), the true source of learning dyad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a function of suppliers acquiring know‐how within the dyad, developing dyad‐specific assets and capabilities, and structuring buyer‐supplier relational governance mechanisms. We discuss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67.
对跨国公司而言,制度变迁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从跨国公司母公司所在国的制度环境到投资子公司所在国的制度环境的变化,这是不同制度环境的自然转换;二是子公司所在国的制度环境的变化,这是同一种制度在若干时间段的变迁。双层制度变迁下的公司治理具有明显不同于单层制度变迁的模式选择和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968.
回顾文献,概括出了对二元经济理论进行创新的几个主要方向。在这些创新方向的启示下,考虑了由于现行土地制度使得二元结构被不断强化的特殊国情,借鉴和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技术,构建一个包含了土地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模型,并借此模型为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给出了简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69.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缓解社会矛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但是由于目前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公共财政体制领域的改革成效不大,仍然存在着政府间财政的严重失衡问题,致使整个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因此,这就客观要求我们摆脱现有的认识误区,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继续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970.
中国工业改革30年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历经30年改革,我国已成为工业大国,但离工业强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文章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忠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东、中、西部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和现代企业制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保障职工权利,增加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质量;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