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财政金融   163篇
工业经济   77篇
计划管理   291篇
经济学   215篇
综合类   90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295篇
农业经济   137篇
经济概况   343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企业经济效益低下,是长期困扰着我们的一个大问题.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效益低下已严重影响着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已取得了巨大成就,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与此带来的是: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越来越难找,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职业市场需要。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  相似文献   
73.
##正##综观世界各国的粮油流通格局,虽然不同的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采取市场导向型和政府导向型等不同类型的粮油流通体制,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粮油政策,但都把建立高效的市场化流通体制作为发展方向。无论是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通过分析内部营销与内部市场导向的概念,构建了企业内部市场导向与企业总体绩效相关性的模型。采取内部市场导向行为的企业将分别在员工层面与部门层面产生积极影响,具有内部市场导向性的企业总体绩效会更好。最后,本文建议企业可通过了解内部需求、进行内部沟通与响应的方式达到企业的内部市场导向性,并最终获得企业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75.
市场导向是国外学者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管理者们知道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极为有利的影响。因此,学习国外的市场导向理论,研究市场导向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我国构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研究市场导向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导向理论。  相似文献   
76.
赵正乐 《经济视角》2011,(12):84-85
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往往通过比较产品的出口价格与正常价值,来确定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以及倾销幅度的大小。而对于所谓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国际上常采用“替代国”或“类比国”标准确定。本文结合美国、欧盟等相关立法现状,阐明相关国家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行为是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77.
《价值工程》2013,(13):255-256
市场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就业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课程改革目标缺乏市场意识、课程改革内容缺少市场因素、课程改革评价缺少市场导向。为此,需作相应改革才可能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推动高职院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8.
一个创立不过6年.由一干毛头小伙组成的“杂牌军”,何以迅速跻身行业全球前三甲,并能一再逆势而上?对于升任沈阳机床中捷立加事业部一把手不过一年多的董彦宏来说,2013年可真不是个好年景。机床产业继2012年大幅整体下行之后,2013年产销利润双双下滑依旧,国内制造业投资收紧需求乏力,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影响迟迟不退,让不少机床企业的掌门人疲于应对,心急火燎。  相似文献   
79.
80.
中国企业应该立足市场的角度,积极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新方式、消费新模式,积极支持、参与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