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66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118篇
经济学   124篇
综合类   86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64篇
农业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7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在"热发行"时期会伴随相对较多的资金寻找投资机会,而IPO是风险投资机构退出所投资公司并寻找其他投资机会的有效工具.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定价决策模型建立首次公开发行价格、出售比例、公司价值、新项目受益这四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说明,风险投资机构退出原来企业的主要原因是在"热发行"时期市场上高利润的新项目较多,收益相对较大,使得这一时期的风险投资机构急于以低于公司价值的价格出售大部分股票以筹措更多资金投资新的项目,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2.
中国创业板IPO首日超额收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58家创业板IPO公司为样本,采用类比估价模型来估计新股的内在价值。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IPO首日超额收益源于二级市场溢价,一级市场抑价不显著;上市首日换手率、上市首日涨跌幅以及市场指数收益率显著影响我国创业板IPO首日超额收益。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海外创业板市场经验以及我国创业板市场表现,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对创业板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可参考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33.
IPO发行的抑价现象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股票发行抑价率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属于股票发行的正常现象。但我国股票市场一直存在着超高抑价率的现象,本文采用一、二级市场的多个因素对2006年至2012年上市的中小板股票进行回归分析,对中小板市场抑价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4.
IPO抑价是指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后,其首日交易价格远高于发行定价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得企业在进行首次公开发行时能够获得较高的短期无风险的超额收益率.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存在IPO抑价的现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从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开始对IPO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对于IPO的高抑价现象即新股热销现象和长期弱势现象等方面的研究尤为深入.本文将对IPO抑价形成原因的理论研究文献进行阐述,试图归类说明造成IPO抑价现象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35.
唐立华 《时代金融》2013,(24):179-180
本文以政治关联对公司IPO价格的影响为研究方向,具体研究政治关联如何影响企业IPO配额及发行过程中定价及抑价幅度。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大量公司上市过程中政治关联所起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发现有政治关联的公司上市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在IPO过程中也更容易获得发行配额以及拥有高的发行价格和大幅度的抑价。  相似文献   
136.
IPO抑价指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显著为正的现象。IPO抑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作为一种金融异象广受实务界的重视,同时作为一种热点课题在理论研究中经久不衰。国外研究认为,IPO抑价受资本市场有效性(如信息传递效率)、监管制度(如新股发行制度)、投资者行为(如羊群效应、异质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大致形成市场派、制度派和行为派三个主要研究分支。基于我国资本市场"新兴+转轨"的现实背景,国内研究较多关注市场结构、制度变革等因素对IPO抑价的解释能力。文章首先对IPO抑价理论含义进行了深入辨析,然后对既有文献进行了综合梳理和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其结果不仅有助于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问题提供统一的理论框架,而且有助于在揭示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更适合我国发行市场现状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7.
论文以截至2013年8月1日我国A股创业板355家1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与无风投背景的企业相比,有风投背景的公司IPO前盈利能力显著更低、IPO抑价率显著更高、IPO后收益率显著更低。在A股创业板,风险投资表现出明显的逆向选择效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传统行业,在高科技行业表现不明显;风险投资自身背景的认证作用十分有限;风险投资的声誉没有发挥认证作用。  相似文献   
138.
陈青 《经济师》2008,(10):109-110
文章从体制缺陷、发行市盈率、发行规模、大盘涨跌幅、中签率、发行时机等方面。探讨影响我国新股发行抑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9.
自新股发行恢复以来,新上市公司的股票普遍表现出较高的IPO折价。理论界对IPO折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分析,基于信息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法人定向配售与IPO折价之间的相关性,并作出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40.
热销现象理论中抑价率与新股发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而在新股数量波动理论中,抑价率和新股发行数量成负相关关系.出现这样矛盾的情况是因为热销现象中的抑价实际上是投资者高估了股票真实价值,导致上市第一天收盘价非常高,而表面上反应出来的是企业低估了自身股票价值,在制定发行价格时定价偏低,造成了抑价.而数量波动理论中的抑价是指上市公司为吸引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关注以及为了公司筹资能获得成功,股票发行时在真实价值基础上给投资者提供的一个价格折扣.而这种矛盾现象主要由证券市场的发展程度、行政干预程度、信息不对称程度、投资者理性程度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