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69篇
工业经济   23篇
计划管理   118篇
经济学   124篇
综合类   86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66篇
农业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7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1.
颜霜 《特区经济》2006,(12):76-77
新股抑价是证券发行市场普遍存在的一个谜题,许多学者提出各种理论进行解释。本文从信息不对称、信息完全和市场无效率三方面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借此对研究我国股票市场异常行为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2.
王春永 《发展》2006,(5):62-63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难以包涵人权保障理念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有了国家和法律这样的社会调控方式,和谐社会就成为人们世代追求的理想。中国古代“富贵合一”、“重农抑商”,社会财富很难为被统治阶级大量掌握,最能体现“平等、自由、权利”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被严格限制在统治阶级高度集权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就当时的物质生产条件而言,统治也不可能允许一般社会成员过多地主张什么权利,并且中国古代长期以来实行行政司法合一,从皇帝、官僚到老百姓都推崇“无讼”、“和为贵”,很少有人会提出所谓“权利的诉求”,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法律化。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西方语意上的“权利”、“私权利对抗公权力”以及崇尚平等对人和个人自由的现代人权保障理念对于中国古代的人们也因此显得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83.
一、我国证券市场IPO存在高折价现象 IPO折价是指股票一级市场的新股发行价格低于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现象,这是一个在所有国家股票市场上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我国IPO折价率水平与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存在密切关联,随着股市不断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IPO折价率也经历了一个渐次降低的过程.从IPO折价率指标看,高折价率仍然体现了.新兴+转轨"的双重市场特征.根据市场统计,亚太新兴市场的新股发行折价率为60-80%之间,而欧美股市的新股发行折价率为15-20%;转轨国家的新股发行折价率为150%左右,而非转轨国家的新股发行折价率为25%左右.  相似文献   
84.
西汉重农政策的推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农贵粟政策在西汉可算是贯彻始终的基本国策,它不仅是对先秦思想家"重本抑末"思想的继承,而且也是西汉社会的迫切要求.汉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政策的制订方面,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主要是改进生产工具,推动农耕技术进步,兴修水利工程.这些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汉初农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5.
新股定价一直是一个热点研究课题,而我国新股发行普遍存在抑价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二级市场因素对一级市场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并加入发行制度因素,分析不同发行制度下二级市场对新股抑价的影响。得出二级市场因素对新股发行抑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且随着发行制度的越来越市场化,模型更具可信性,二级市场对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6.
重本抑末的时代特点与学派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本抑末是中国古代的经济传统之一,它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反映了时代特点与学派倾向,重本抑末思想并非出自战国时期的法家,而是源于春秋末期的道家老子,道家崇尚自然,信奉无为,在经济上重视农业而滞定工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法家提倡并实行重本抑末政策,其实质是重本抑民末,追求富国强兵,西汉中期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提出务本抑官末,不与民争利,体现了儒家强调仁义,注重富民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87.
全流通下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实行全流通发行并上市的国内股票为样本,使用Newey-West提出的异方差和自相关一致协方差回归方法.对影响IPO抑价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降低中国IPO抑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以中国1993~2009年期间的1158家IPO(其中A+H公司36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A+H双重上市与公司IPO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A+H双重上市与单位权益发行价、IPO定价效率、融资规模效率均显著负相关,表明A+H双重上市非但没有给公司带来IPO溢价,反而导致更高的IPO抑价。进一步分析表明,A+H公司的更高IPO抑价与其大规模的股票发行数量显著正相关,正是A+H公司的大规模股票发行迫使发行人和承销商采取低价策略以保证成功IP0,并导致A+H公司具有偏好在热市期上市的择时行为。  相似文献   
89.
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影响IPO抑价的因素分为一级市场因素以及二级市场因素两类,并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A股上市的全部股票,将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股票作为一个样本,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作为另一样本,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投机—泡沫假说能够有效地解释主创两板的IPO抑价现象中。其中,创业板股票发行市盈率与IPO抑价显著正相关,证明了二级市场的过度投机在抑价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而主板及中小板股票发行市盈率与IPO抑价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不能证明二级市场的低效是主板IPO抑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杨功 《商》2012,(3):83-84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抑价是指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后(一般指第一天)的市场交易价格远高于发行价格,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出现了巨额的价差,导致首次公开发行存在较高的超额收益率。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IPO抑价现象在各国普遍存在,只是抑价的程度不同而已。成熟股票市场的抑价度要低于新兴股票市场,然而还有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股票市场的抑价度也存在这明显差异。本文对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影响进入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