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4篇
工业经济   36篇
计划管理   194篇
经济学   62篇
综合类   104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56篇
农业经济   18篇
经济概况   145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中国构建ADR的文化背景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炜冬 《金卡工程》2010,14(1):70-71
在面临世界各发达国家相继出现诉讼爆炸现象,诉讼费用高昂的今天,ADR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在中国同样需要构建ADR制度。本文从ADR的基本含义出发,阐述了ADR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深厚文化背景及构建价值。  相似文献   
22.
刘文瑞 《新远见》2010,(6):77-85
管理与文化的关系在学术界有众多争论,本文认为二者构成一个纠缠的"结"(complex)。管理学追求普适性,而文化表现特殊性。二者之结导致管理学研究出现了相应的偏差。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包括价值定位、优先选择、惯习支配、思维方式四个方面,对这四个方面的管理学研究,最终要形成超越特殊性的普适性学说。所谓中国式管理和东方管理学,正是在这一纽结上陷入了歧途。相当多的管理文化研究,实际上是管理经验总结而背离了管理学的普适要求。管理学中对文化的重视,需要回归管理学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23.
邱丘 《经济纵横》2009,(10):46-49
专业是教育学,职业生涯的开端却是销售,一年后转而从事人力资源培训,然后十六年与人力资源不离不弃,今后无疑还将在这个领域继续——有如此经历的主人公,就是曹渊勇先生(笔者以及周围的很多人,更习惯称之为曹老师)。和很多中国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者一样,曹渊勇先生和人力资源结缘也有一番曲折,所幸时间不是很长,不过短暂的职业生涯试水之后,他就找到了自己的航向,并且一路前进不息。  相似文献   
24.
论广告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勇  王军元 《中国广告》2006,(2):118-120
广告的直接作用是传达商品(业)信息,以向消费者推销商品。但是这个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广告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我们可以断定,今天的广告正在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文化意义。那么,广告到底承载着怎样的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发现广告中的文化意义至少可以有三个层次:一是赋予产品以文化意义,二是意识形态言说,三是文化规则重构。本文将分别讨论这三层文化意义及其产生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服务型产品(银行卡)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产生于西方的参考群体影响理论(规范性影响和价值表达影响)是否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同样适用,是否对具有不同消费价值观的消费者同样适用;如果适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消费价值观认知情景下,参考群体的影响效应是否存在差异等。研究结果表明,宏观文化背景、消费价值观与参考群体影响是三个相互影响的变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持有不同消费价值观的消费者对参考群体影响的反应效应是存在差异的。  相似文献   
26.
做品牌推广20多年时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要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任何产品、品牌、营销都要以消费者为核心。作为跨国公司的本土管理者,我很庆幸自己与本土的消费者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在与消费者沟通的时候更容易激发共鸣,从而更能深刻洞察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7.
对住房市场进行干预与调控是各国政府普遍的做法,但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经济基础及发展方式备不同,调控住房市场的方式和途径也备不相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8.
翻译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指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语言蕴涵于文化之中,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由于差异是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客观存在的,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字面意义和结构的完全照应。文化背景、社会历史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回避。译文和源文达到最大限度的等值是翻译所追求的目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借助一定的转化手段进行语言之间的转换。语言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视角的转换来实现。  相似文献   
29.
姜滇:蓝天铭先生(Amir Lad的中国名字),你好!很高兴今天采访你!以色列和中国一样.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作为普通的中国人.对以色列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了解甚少.你能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谈一下以色列历史和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吗?  相似文献   
30.
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部分,其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层次较高,也是较难掌握的阶段。论述了影响阅读成绩提不高的多种因素.指出学生要提高自己阅读水平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