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9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1篇
经济学   115篇
综合类   31篇
贸易经济   5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Popular propositions as to what constitutes a successful single currency area are examined by looking at the Scandinavian Currency Union (1873–1913) formed by Denmark, Norway and Sweden. Applying a frequently used indicator of the desirability of monetary union, we study the symmetry of country-specific structural shocks (measured net of the non-Scandinavian influence) in these three countries. It is found that country-specific shocks are not highly symmetric. This conclusion is also supported by the absence of clear-cu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attern of structural shocks in Belgium and structural shocks in the Scandinavian countrie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three Scandinavian countries did not form an optimum currency area during the period 1873–1913.
JEL classification : F 15; F 33; N 13  相似文献   
62.
最大债权国困境与人民币国际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汇储备额居世界首位的中国而言,除美国国债外,并无其它合适的投资形式可以满足中国外汇储备管理要求,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中国因此陷入了最大债权国困境,增持、减持左右为难。解决最大债权国困境的金融策略在于人民币国际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走出了正确一步,但需解决境外人民币供给与需求意愿的现实障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3.
徐勃 《特区经济》2010,(4):77-78
以往大多学者对亚元的研究和探讨主要是从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入手,通过对欧元产生机理和其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对亚元存在的基础和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在研究方法上是站在一个宏观角度上进行例证的,这样很容易忽视亚元作为货币的微观性作用。本文从微观上对亚元进行探讨,假设亚洲货币合作区和亚元的存在,通过分析亚元的货币性职能即流通、支付、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使得我们能从微观层次上理解亚元的存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而为亚元的产生提供微观上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4.
本文的货币互换是指两国央行之间签订的主要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一种金融管理工具。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以来,美联储基于不同目的多次与其他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我国央行为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于2001年开始使用货币互换工具。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美联储货币互换的实践对我国央行进一步实施、完善和拓展货币互换工具的使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5.
货币替代和反替代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替代和反替代会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我国当前同时存在着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其中货币替代的程度在不断下降,而货币反替代的程度则不断增强。通过构建包含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本文运用回归方法检验了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程度。结论是,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都会影响到我国的货币供给,进而会降低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货币替代的影响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66.
与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认知不同,本文认为我国的金融对外开放早已启动,只不过是以外币开放的形式进行。根据货币的国际清算规则,这种以外币主导的金融开放,其结果只是使国内涉外领域中的货币错配现象日趋严重.迄今为止,也还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在外币主导的金融对外开放中获得成功。而以人民币开展跨境贸易结算所带来的本币金融对外开放则有实质性的不同,依据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两种清算模式.人民币的对外开放,不仅降低了开放难度和货币错配风险,且对外风险可控,有利于金融市场自然形成对外开放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7.
郑童  吕斌  张纯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0):115-123
以北京以及丰台区的适龄流动儿童分布和公立小学分布数据为例,采取社会地理学空间匹配的分析方法来测度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空间不均衡性。结果显示,无论在市域、城区还是街道尺度,流动儿童就学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空间不均衡现象都存在。据此,建议在学区划定时不仅要考虑常住户籍家庭儿童的数量,也要考虑校区吸引流动儿童的数量,并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城乡结合地带,应尽量增设新的教育设施;或在现有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借助集体通勤方式提高这些教育设施的可达性,使更多的流动儿童得到就近接受义务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68.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活动日趋活跃,而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变动无常,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对外汇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日益成为广大外贸工作者迫切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是在阐述了外汇风险的种类的基础上,探讨了外汇风险防范的一些方法,旨在与同仁共同切磋,使各外贸经济主体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外汇风险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69.
外汇风险对冲和公司价值:基于中国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飞 《经济研究》2012,(9):18-31
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特别是相对于美元大幅升值,其不利影响开始显现,我国不少跨国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风险。然而,尽管不少国外学者对金融衍生品使用和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以中国公司为样本的研究仍很少见。中信泰富等衍生品投机事件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我国学者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和性质争议不断,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外汇风险是否增加公司价值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2007年至2009年968家中国跨国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外汇衍生品使用和公司价值的关系,发现外汇衍生品使用带来了约10%的价值溢价,这一重要发现和基于发达国家的不少研究相一致。该研究成果支持了外汇衍生品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和加快发展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特别是交易所市场以掌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0.
中国货币互换协议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我国货币互换协议的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段,对其背后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揭示出:(1)次贷危机前的动因主要是,寻求亚洲区域合作,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次贷危机中的动因主要是,提供短期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防止经济增长放缓;(3)次贷危机后的动因侧重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促进经济增长。三个时段的动因带有历史承接性,但又体现出一定的"时变性"。另外,与美国同期对比后发现,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互换协议进行了期限上的创新以将其用于对外贸易、投资,并兼顾人民币国际化,从而多元化了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