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3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62篇
经济学   113篇
综合类   35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41篇
农业经济   114篇
经济概况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目的]为清晰识别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加强耕地生态保护、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提升农户耕种收益、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488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户生态耕种特征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和Probit模型对农户生态耕种行为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农户生态耕种10种具体行为的采纳情况差异明显,其中施用有机肥采纳程度最高,生态农业模式采纳程度最低。农户采纳生态耕种整体水平不高,但仍具备进一步推广的潜力。家庭劳动力比重、生态耕种成本认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律法规认知、生态耕种收益认知、生计分化和生态环境认知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主要内部因素,政府补贴、农田基础设施、生产交流程度、耕地质量变化和生态耕种信息获取难度等则是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结论]政府及基层管理部门应在推动农户非农就业生计、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生态耕种宣传与推广、完善政策扶持与管控机制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2.
[目的]乡村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战略总要求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分析有利于完善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法]文章以湖南省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法对乡村治理体系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区域乡村治理体系的主要因素。[结果]被调查农户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年收入主要集中在1万元以上。进而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可知:社区生活组织、村规民约、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留守儿童之家、集中性治丧场所以及村务公开等6个变量对乡村治理体系的开展实施正向显著影响,而年龄对乡村治理体系的开展负向影响。[结论]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治理体系主要在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分析影响湖南省乡村治理体系的因素,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参考意见,同时充分发挥乡村治理功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93.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保障民生是重中之重,而生计脆弱性可综合全面地反映生计特征,因此对西部绿洲流转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探究,是保障民生、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方法]文章以西部绿洲区沙湾县为研究区域,构建“暴露—敏感—适应性”框架,通过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转入与转出户生计脆弱性的微观动因。[结果](1)转入户的生计脆弱性低于转出户; (2)转入户生计脆弱性与家中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对耕地资源的依赖程度、耕地机械化程度、流转交易费用、家庭成员有公职人员数量、经营管理能力的程度、获得种植技术援助机会显著相关; (3)中大型生产性工具种类数、家庭中非农就业的人数与转出户生计脆弱性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相关。[结论]通过加强非农就业技术培训,促进生计选择多元化; 加大惠农政策支持和宣传,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组织农技交流会,提升经营管理技术水平; 完善流转交易管理体制,提供相关法律援助的对策,切实保障西部绿洲区流转农户的生计安全,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4.
The global logistics industry has grown significantly and logist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ector of the business economic system and a major global economic activity in recent years. Logistics activities accelerate economic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Efficient logistics is also important to a country’s competitiveness and source of employ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ncover and understand 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logistics performance (LP) to further lift the LP of countries. Using unbalanced panel data of 93 selected countries from 2007 to 2014, the present research attempts to critically investigate 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LP. In estimating the model, this study prefers to use static panel data approach owing to limited data.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 that (a) countries with low level of corruption and stab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are likely to yield a high level of LP; (b) improvement in resources supply such as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y, labour, and education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LP. Therefore, institutional reforms and upgrading resources will effectively accelerate LP.  相似文献   
95.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户进行调查,探讨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运行,同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土地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为调查区域,通过问卷调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量、家庭人均年收入、非农收入的来源、流转政策、流转方式、是否有土地流转市场及农业合作社对土地流转意愿正面影响,而与城镇的距离对土地流转意愿负面影响,其中农户文化程度、非农收入来源、农业合作社以及土地流转市场这4个自变量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且达到显著影响。[结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土地流转快速发展及多元化形成的背景下,文章研究结果对于河南省土地流转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为厘清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意愿—行为的转化机理,以期为制定宅基地退出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借鉴已有研究,在农户分化的基础上,引入计划行为理论并将其进行修正,利用金寨县43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转化机理。[结果]不同类型农户退出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明显,非农收入占比较高与较低农户之间意愿—行为转化所受影响总体呈相反趋势。非农收入占比较低的农户退出意愿向行为转化过程中,政府作用和社会效应减弱,更加关注自身能力的可行性;而非农收入占比较高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过程中则淡化了自身需求和政策感知,更加重视社会示范效应和政府作用。自身禀赋条件是退出基础,决定着政府作用与社会示范效应的效用大小,农户意愿与行为的转化机理为:减少自身禀赋条件约束,增强外部效应。[结论]应适当提高退出补偿,改善农户退出后居住环境,完善退出后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加强政策宣传,形成良好的退出环境,增强社会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97.
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时空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查找城镇化率数据及构建驱动力指标体系,试图分析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时空格局并辨识其驱动力。[方法]基于淮海经济区各市统计年鉴中的城镇化率,利用变异系数法监测2005~2015年淮海经济区域城镇化时空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GIS-Logistic耦合回归模型识别主要驱动力,以获取淮海经济区近10年来城镇化发展健康情况。[结果]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在时间维度上呈上升趋势,空间上表现为城镇化率由中心城市向周边辐射型增长,表明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较强。同时,不同时期城镇化水平的驱动力有所不同,2005年,主要驱动力为人均GDP、人口密度、距中心城市距离;2010年,人均GDP被非农人口比重代替;2015年,主要驱动力变为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差异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发展趋势,且在不同城镇化发展时期主要动力有所不同,中高城镇化率地区分布已从零星式的点状分布发展为连片式的条带状分布,发展形势良好。[结论]2005~2015年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可通过提高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化、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性建设、吸引国内外资本等方式提高淮海经济区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98.
The loss given default (LGD) distribution is known to have a complex structure. Consequently, the parametric approach for its prediction by fitting a density function may suffer a loss of predictive power. To overcome this potential drawback, we use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model (CPM) to predict the LGD distribution. The CPM applies a transformed variable to model the LGD distribution. This transformed variable has a semiparametric structure. It models the predictor effects parametrically. The functional form of the transformation is unspecified. Thus, CPM provides more flexibility and simplicity in modeling the LGD distribution. To implement CPM, we collect a sample of defaulted debts from Moody’s Default and Recovery Database. Given this sample, we use an expanding rolling window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out-of-time performance of CPM and its alternatives. Our results confirm that CPM is better than its alternatives, in the sense of yielding more accurate LGD distribution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99.
姜剑  张化楠 《科技和产业》2021,21(9):143-148
化肥减施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山东省227份苹果种植户问卷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苹果种植户化肥减施意愿的显著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补偿政策下,有81.50% 的苹果种植户具有化肥减施意愿;苹果种植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均正向影响化肥减施意愿,其中,化肥减施的必要性认知、过量施肥的危害性认知、邻里示范效应、政策指引效应、对经济效益影响的承受能力、化肥减施技术的接受能力、对化肥减施政策的了解程度变量是影响苹果种植户化肥减施意愿的重要因素.据此,为引导农户主动积极参与化肥减施,政府应加强宣传推广,提升苹果种植户化肥减施的认知水平;强化邻里示范与政策引导作用,营造浓厚的积极参与化肥减施的社会氛围;完善并落实化肥减施的生态补偿政策,激发苹果种植户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0.
Extended Models for Quantal Response D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 is much current interest in trying to improve the fit of the classical logit and probit models for quantal response data. This is done through transforming the dose scale and/or embedding a classical model in a richer parametric family. This paper provides an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work, and attempts to make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Much of the work extends directly to the case of logistic reg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