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7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280篇
财政金融   341篇
工业经济   642篇
计划管理   1646篇
经济学   2155篇
综合类   1812篇
运输经济   28篇
旅游经济   104篇
贸易经济   1356篇
农业经济   652篇
经济概况   208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780篇
  2012年   1000篇
  2011年   1160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751篇
  2008年   810篇
  2007年   747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468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01.
中部崛起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借鉴长三角地区成功发展的启示,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在发挥六省各自优势的同时,充分进行区域协作,实行区域联动。在目前六省竞争有余,协作不足的情况下,有必要利用六省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明显、区域协作性强的产业持质,以旅游业为中部六省联动的首选行业,进行六省区的协作,实现六省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共享,域内各级政府与旅游企业间的联动。并以此为范例,带动其他产业的协作与联动,开创六省上下一条心、紧抓机遇共谋崛起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2.
市场力量主导的诱致性产业结构和诱致性制度变迁有可能因市场的自发性而使一个社会的经济脱离发展轨道,而政府力量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有可能因其设计出来的制度不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而使一个经济社会形成唯政府意志的产业结构。而将两种制度变迁相互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自然演化(市场原则)的产业结构为基础,并配合政府遵从自然演化原则科学设计出的产业结构有可能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标准。延安的能源化工产业在其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三次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为此,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3.
信息与传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构成和基本支撑.信息资源的配置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各种传媒形式的合理运作是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我们必须充分珍视信息资源,有效利用传媒工具,使信息配置和传媒运作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配合,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服务.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及各经济区工业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1998—2003年我国全国及各经济区工业企业的效率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这几年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基本健康,但缺乏突破,东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效率基本无变化,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效率有所改进,中部地区情况有所恶化。进一步分析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均存在获利能力差的问题,其中,中部地区的工业企业还存在投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4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分类,实证研究了债务期限结构的行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不同行业门类之间和同一制造业次类闻的债务期限结构具有显著差异,且这种差异不是由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引起的;(2)无论是行业门类还是制造业次类,绝大多数行业的长期债务比率较低;(3)规模比较大,管制比较高,竞争程度较低的行业内的企业的长期债务比率相对于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内的企业较高。  相似文献   
106.
我国高职教育近些年来通过改革完善正逐渐摆脱本科教育的模式,但在培养目标和明确自身定位上,还存在着弊端。高等职业教育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高职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和完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使我国高职教育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大地带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大致相同,但东部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明显优于中、西部和东北.目前四大地带产业排序已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接下来应促使第一产业的发展与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相互适应,才能使区域的经济增长达到最佳效益.同时,鉴于各地带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大小同各产业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应注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8.
广西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以及大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特殊优势,是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创建,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给广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此,广西应全力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充分借助这两个庞大的经济体,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广西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09.
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结果受所选产业加总水平与地理单元大小的影响,后者应以集聚过程中溢出效应的产业边界与空间边界为基础。当前产业集聚测度研究普遍存在产业加总水平与地理单元选择过大的问题,本文试图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测度结果是否存在偏差,偏差的系统性、方向、大小和影响因素,以及有偏的测度结果对集聚经济研究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超出空间边界或产业边界的测度结果将显著偏低,并导致对集聚经济的低估;按省测度的区位基尼系数比按市测度平均低了近40%,两位数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通常低于其所含三位数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的均值,甚至最低值。  相似文献   
110.
重庆经济结构存在的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与西部的多数省区一样,经济发展面临着特有的结构性难题,主要包括三次产业结构矛盾、工业内部结构矛盾、区域经济结构矛盾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等.应尽快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并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城乡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