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4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92篇
财政金融   84篇
工业经济   245篇
计划管理   723篇
经济学   663篇
综合类   425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444篇
农业经济   67篇
经济概况   65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利用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动态的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和13个固定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并剔除进口因素的影响,分别计算各年度制造业使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和生产性服务业使用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完全消耗系数大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二者之间技术联系不断加强,已经进入了高度互动关联的阶段。应通过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快各自产业升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适应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系统构建教学体系,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并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提高学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从市场需求因素出发,结合中国的统计数据与现实案例分析后发现,GVC中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其在销售终端渠道的品牌势力与市场需求控制力,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俘获效应、用工压榨效应、消费遏制效应以及制度效应,降低并压制了中国本土制造企业超越代工的主动性与可能性;而在外生冲击条件下,通过发挥本土市场需求效应来构建NVC可能是中国制造业实现代工超越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利用中国2001~2007年28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以各制造业的R&D作为类别的条件变量,通过建立潜类别随机前沿模型,考虑了俱乐部的异质性,从而分析我国制造业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制造业存在两个异质性的俱乐部,它们使用不同的技术前沿,生产函数存在巨大差异;R&D越高的行业,处于俱乐部A的概率也越高,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力产出弹性不同是制造业分成两个俱乐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刘易斯拐点”已现:“民工荒”与“涨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涨薪潮"和"劳资纠纷"现象,根据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结合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新态势,综合判定我国经济过程中第一个"刘易斯拐点"(短缺点)已经出现。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刘易斯转折区域"这一阶段,"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严重。随着"刘易斯拐点"出现,我国农村劳动力供需状况发生实质性变化,这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政策带来新的挑战,需要有关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96.
“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财税政策作为一国政府调节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深度调整,及绿色能源革命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压力与动力入手,立足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美国、日本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的政府作用,提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制度改革措施与财政支出对策。  相似文献   
997.
发展生产性服务与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美辞 《商业研究》2011,(2):100-106
作为一种高级要素投入,生产性服务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运用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验证了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这种积极效应。生产性服务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制造部门,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交通运输仓储服务更能促进劳动和资源密集制造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提升,金融保险服务、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开发服务,更能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制造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998.
文章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了珠三角APS和制造业的产业互动并与典型发达国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珠三角制造业生产对APS的依赖度很低而APS生产对制造业的依赖度很高,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APS对生产的贡献度较弱,APS和制造业之间互动性不强;制约制造业和APS产业互动发展的因素有珠三角不利的国际分工地位、服务业开放步伐慢、产业组织结构不优、中介组织发展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999.
人民币升值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一直为辽宁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逐渐加大,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也面临着较大的考验。采用古典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进口值和出口值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线性方程。测算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进出口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情况。为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良好健康发展,应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对汇率变化的敏感性,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多元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00.
出口贸易与自主创新——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出口贸易与自主创新的视角,对出口是否促进了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进行了系统考察,并提出了理论假设。借助于1999-2003年和2005-2007年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Tobit模型,就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否具有"出口中学习"、是否具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为转型时期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能否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一个可供识别的微观基础。研究发现在样本观察期内,企业的出口行为会对其自主创新活动产生复杂的影响。其中,企业规模是影响效果的关键因素,规模越大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越小的企业出口反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2005年以来的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自主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进一步,按产业特性对比研究两个样本期内企业出口行为,发现不同产品特性的产业出口与自主创新关系存在显著差异,这就为从更深入角度全面考察企业出口与自主创新之间可能具有的复杂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