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75篇
工业经济   143篇
计划管理   229篇
经济学   111篇
综合类   29篇
运输经济   20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67篇
农业经济   67篇
经济概况   30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1篇
邮电经济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诺贝尔奖对20世纪科学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代表着一个国家如何去争取在世界上所处的科技地位  相似文献   
12.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提出了“政府经济”的新命题.并形成了“政府经济学”的新理论:一是研究“公共物品”,二是研究政府的效率。一般来说,物品理论认为,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受益的排他性和盈利性可以分为公共物品、私益物品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准公共物品三大类。  相似文献   
13.
曾志雄  李宾 《经济》2006,(11):52-53
埃德蒙·菲尔普斯是一个迟到的诺贝尔奖得主,年轻学生已经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但人们在对这一奖项的公布感到突然之后,却也迅速地重新认识到它的理所当然200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S.Phelps)单独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之所以授予菲尔普斯此一奖项,是为了表彰他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跨期权衡分析上所作的研究。具体来说,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快速增长,是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但是政策目标总是面临着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矛盾——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应如何平衡?当前这代人的消费与未来几代人的消费…  相似文献   
14.
水到渠成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5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宝钢以年销售收入1204亿元名列572位,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第一批入围“世界500强”的公司。2004年宝钢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销售收入1651亿元,利润217亿元。2004年12月6日,国际评级公司标准普尔正式宣布宝钢达到国家主权级的信用等级:信用评级为BBB ,前景展望为稳定。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澳大利亚的科技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一年里,为进一步提高同家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澳教育、科学与培训部推出了一些新的举措。科技界在“澳大利亚能力支撑”(BAA)计划框架下。围绕着“国家研究优先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国际科技合作活动重点突出,与美国、中国、印尼等同的科技合作关系都有了一些新的突破。在国际科技舞台上,澳大利亚2005年又有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总之,2005年是澳大利亚科技发展平稳,但不平凡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决策思维定式及其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荣有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企业管理的内涵虽然包括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丰富的内容,但管理的校心却是决策。  相似文献   
18.
2005年3月16日.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教授欣喜地拿到了北京市政府颁发的“绿卡”,获得了在华永久居住权。消息传出后,立即成为各大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中国金融家》杂志作为蒙代尔教授的老朋友,也为这一喜讯感到高兴.并对蒙代尔教授致以真诚的祝贺。  相似文献   
19.
初夏的北京被“思辩”与“论道”的气氛所笼罩,《财富》全球500强的身影还未完全消失,“诺奖季”又匆匆赶来,注定让这座学术名城为全球所瞩目。虽然“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会期仅仅3天,却吸引到七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五位世界顶尖经济学家,他们的发言和讨论足以勾勒出全球经济和经济学研究的脉络和远景。本刊在整个论坛期间进行了跟踪采访,其中五位经济学家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在与这些世界顶尖经济学大师的零距离接触中,我们不仅聆听到西方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思想,更感受到他们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浓厚兴趣。另外,这些经济学大师尽管身处严谨的学术殿堂,却都个性鲜明,本刊记录下采访中的点滴感受,让读者在沉浸于抽象的经济学思考的同时,也能放松一下神经。  相似文献   
20.
5月30日,七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五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齐聚北京,参加“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群星闪耀的背后,我们不禁感慨:中国经济学家什么时候才能获得经济学界的这一至高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