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42篇
综合类   2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经理股票期权同职工持股作为两种激励方式各有利弊。前者激励力度和效果要大于后者 ,但存在着认识上的障碍、法规之间的冲突和操作上的困难 ;后者虽不存在上述所有问题 ,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 ,缺乏普遍推广的现实基础。因此 ,两种激励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施时要有选择地使用。  相似文献   
12.
要真正解决中国农村长期来所存在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基本矛盾,按照邓小平“两个飞跃”的设想,其突破口仍然在于发展“集体经济”。而集体化之路又必然要以“仿股制”企业“农联”为载体来实现。通过一系列的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改组和政府机构职能转变以及“农联”自身治理结构和相关体制变革的设计,可以构建旨在促进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村产业化、市场化,建立现代新型农村为最终目的的“农联”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不同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祥松 《现代财经》2002,22(4):51-55
目前,在对城市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中,主要形成了两种类别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模式:深圳模式和上海模式,两种模式既有适应发展的优点,也有许多不完善和值得改进之处,因此,对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首先要分清两个问题 :一是不能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相混淆 ;二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不是要素价值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找不到依据 ,似乎在西方经济学的“三位一体公式”中可以找到依据。但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来决定分配 ,其中生产要素贡献大小的量无法确定。克拉克依据生产率递减规律 ,用边际产品收益来测算生产要素的报酬 ,存在着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难题 ,因而是不科学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只能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企业制度形成的历史来看,企业组织形式发展轨迹由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到公司制企业。只有公司制企业才是现代企业的典型形式,它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基本形式。 现代公司的形成,从产权关系来讲,同传统企业相比,发生了一系列实质性变化。 一、财产所有权与支配权的分  相似文献   
16.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首先要分清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相混淆;二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不是要素价值论。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来决定分配,其中生产要素贡献大小的量无法确定。克拉克依据生产率递减规律,用边际产品收益来测算生产要素的报酬,存在着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难题,因而是不科学的。本文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只能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存在内部人控制、股东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董事会不能有效行使决策权、监督机制失效和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除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具有的一般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股权结构不合理、缺乏现代公司治理观念以及政府对企业在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在产权上的“超弱控制”等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外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叶祥松 《经济学家》2003,(1):98-104
本文将我国同美、德、日等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应从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模式和治理结构等方面来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特别强调解决监督机制问题,提出了在强化现有监事会职能基础,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来弥补这一制度性缺陷。  相似文献   
19.
所有制对分配方式的选择具有约束性,但所有制标准不能凌驾于生产力标准之上。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来看:特定意义上的公有、私有和特定的计划与市场形态都可“和谐并存”,都是适应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手段”选择。为此不顾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仅仅“为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为公有而公有”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所有制标准不应该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瓶颈”,“和谐社会”的建立更需要“和谐所有制”理论体系作先导。  相似文献   
20.
深化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是资源行政性配置量中的权力市场化、市场体系的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的分配不公及利益失衡等体制性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继续深化行政性垄断部门的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和完善分配制度等体制改革,从根本上革除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性因素,不能因为改革过程中由于改革不完善而出现的经济社会的不和谐而废止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