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银根松紧、地方财政分权等基本因素是影响房地产周期性波动的主导力量,但城镇家庭户数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带来的人口红利,也是房地产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决定因素.其中,少儿抚养比下降推动总人口抚养比的降低,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婚育年龄,由此产生的刚性需求对房地产短期波动的影响,明显大于城市化和城镇家庭小型化推动的城镇家庭户数增长.此外,地方政府对银行信贷的干预、外资的频繁出入,对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显著不利.  相似文献   
12.
从金融深化、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参与以及银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三个方面,探讨了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上海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较高、资本流动更为自由,金融发展的几项指标都有力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而江苏地区政府参与对生产率促进则相对突出。由此,研究指出今后金融改革不仅要金融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更需要相对健全的市场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宏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经形成了市场利率、管制利率并存的双轨利率体系,市场化利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管制利率则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2004年10月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后,这种抑制有所减弱。同时,在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并存的双轨利率体制下,整个利率体系是割裂的、扭曲的,市场利率信号不能在金融体系中有效传导,因此无法有效引导实体经济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龙头企业+农户”的演进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不完全性导致的敲竹杠和合同约束的脆弱性,使“龙头企业+农户”这一组织模式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签订“合作生产”合同,二是中介组织的引入,形成新的组织形式———“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些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组织的不足,但不能完全消除敲竹杠和农产品价格波动引发的合同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以效率为演进目标的组织创新在于实现农户和加工企业的产权一体化,在龙头企业后向一体化和农户前向一体化两种可供选择的组织模式中,后者更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陈标  戴国海 《金融纵横》2005,(10):18-21
2004年.江苏省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通过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得到有效控制,偏热经济有所降温。与经济增长相适应,2004年江苏省社会资金流量规模有所下降。主要特点是:非金融部门的融资总量下降.住户部门和企业部门融资比重有所下降,政府部门融资比重上升;直接融资比重继续下降,间接融资比重与去年基本持平,外资仍是重要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货币政策只需要通过利率调节,保持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即可,因为物价稳定能够带来资产价格和金融稳定,中央银行不需要对资产价格做出特别反应。但最近的金融危机显示,一般物价稳定并不必然带来金融稳定,资产泡沫破裂的损失也相对较高。因此,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密切配合与协调,确保"一般物价/产出稳定"和"资产价格/金融稳定"的同时实现。  相似文献   
17.
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效力有限,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远大于股票价格,且数量型工具比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好。短期内,利率和汇率调节会引起资产价格的不稳定波动,只有经过一定的时滞,才能在中长期对资产价格产生比较稳定的影响。因此,当前货币当局可以运用数量型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进行短期调控,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期看,应当进一步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并综合运用基于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强化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较强,面临流动性约束的居民占比较高,影响收入增长的政策能够对消费起到刺激作用。但是以消费信贷额、借贷利差表示的信贷条件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的考察显示,消费信贷资源没有流向最有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的低收入群体,是其未能对消费形成有力影响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