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5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8篇
财政金融   142篇
工业经济   172篇
计划管理   430篇
经济学   537篇
综合类   186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362篇
农业经济   313篇
经济概况   29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文章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9—2020年,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区域间差异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除东北地区外,全国与其他区域均具有空间收敛特征,尤其以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农村金融“量”与“质”的系统性失衡、“质”的空间性失衡对高质量发展造成核心障碍,农业耕地质量及利用效率、农业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对乡村产业振兴造成核心障碍。以上因素应是提升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关键瞄准。  相似文献   
12.
推进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结合2011—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数据,运用PLS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水平逐年增高,数字经济主导维度以“电信费用→软件从业人数→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顺序转变;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呈逐年上升态势,且变异系数逐年递减,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数字普惠金融是驱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极重要因素;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两者具有较好的耦合性,且趋于良好协调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中国“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程欣 《水利经济》2018,36(6):48-52
以城市自来水水质事故致因为研究视角,首先识别供水水质风险因素,并从单、双及多因素角度分析供水水质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再借助N-K模型对2008—2017年全国所发生的362起城市重大供水水质风险耦合度进行度量。结果表明:城市自来水供应动态系统中,水质风险率随着参与耦合的风险因素的增多而增加;管理因素风险是水质风险的内因,风险管控是规避水质风险的关键;环境因素风险对水质事故的发生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耦合共生理论的田园综合体规划模式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的大背景下,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旨在通过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共生融合,来带动乡村的发展及振兴、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构建多产业耦合共生的田园综合体规划模式,以期更好地实现农业转型升级以及乡村的发展振兴。[方法]引入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以及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进行研究。[结果]从耦合共生单元、耦合共生环境、耦合共生界面三个方面提出集农旅合一、多产业联合、多方参与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模式规划理念框架。[结论]以农旅合一的耦合共生单元为基础,将文化作为农业与旅游耦合共生的介质,有助于实现文化内涵的提升以及农业与旅游的协同发展;以多产业联动的耦合共生环境为推手进行合理布局,使多产业联动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农业产业附加值的增加、村落结构的完善、农村特色及文化的传承;以多方共同参与的耦合共生介质为保障,通过政府、市场和公众这三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统筹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粮食安全重要保障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却面临着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可持续性下降的困扰。文章以湖北省46个粮食主产县为研究区,对其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研究,以期为地方政府粮食安全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研究区粮食产量、地区生产总值、行政区划图层为数据源,构建重心模型和空间耦合模型,对粮食主产县2006—2015年间粮食重心和经济重心迁移路径、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期间粮食主产县的粮食重心和经济重心整体上皆向西北方向转移,经济重心始终位于粮食重心东南部,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大于粮食重心,但经济重心的移动方向更稳定。研究区北部的粮食生产地位高于南部,南部的经济地位则高于北部,粮食生产的稳定性相对低于经济发展。(2)两重心整体上虽均向西北方向转移,但具体移动方向存在较大差异,两者空间重叠性整体下降,变动一致性减弱,空间耦合性变差。(3)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地域分异特征明显,相较于2006年,2015年粮食经济整体协调性进一步减弱,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日趋分散。[结论]建立重心模型和空间耦合模型对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研究是有效可行的,为推动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协调稳步发展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