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293篇
  免费   2575篇
  国内免费   1160篇
财政金融   69329篇
工业经济   21608篇
计划管理   88310篇
经济学   84921篇
综合类   24660篇
运输经济   3541篇
旅游经济   620篇
贸易经济   90343篇
农业经济   61310篇
经济概况   11758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314篇
邮电经济   1486篇
  2024年   1167篇
  2023年   4401篇
  2022年   3489篇
  2021年   5193篇
  2020年   6737篇
  2019年   6387篇
  2018年   2829篇
  2017年   6351篇
  2016年   8010篇
  2015年   12470篇
  2014年   32384篇
  2013年   29725篇
  2012年   38232篇
  2011年   41584篇
  2010年   38123篇
  2009年   42738篇
  2008年   42083篇
  2007年   32686篇
  2006年   30918篇
  2005年   30366篇
  2004年   22788篇
  2003年   24622篇
  2002年   17444篇
  2001年   16107篇
  2000年   14982篇
  1999年   6643篇
  1998年   6292篇
  1997年   7359篇
  1996年   6645篇
  1995年   4245篇
  1994年   3332篇
  1993年   2803篇
  1992年   3244篇
  1991年   3860篇
  1990年   3658篇
  1989年   3153篇
  1988年   445篇
  1987年   369篇
  1986年   332篇
  1985年   328篇
  1984年   170篇
  1983年   120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73篇
  1979年   11篇
  1958年   10篇
  19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始终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中处于关键位置。农业作为我国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个世纪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慢,如何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成为了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农业创新投入与农村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促进农业创新投入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够推动我国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2.
农业现代化有助于带动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吸引投资等方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扩大消费市场,增强居民的消费水平,对于农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的建设有积极作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在相互作用下形成耦合发展的互动关系,为了发挥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需明确其耦合协调机理,创新协调发展模式,构建正向耦合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受到社会关注,随着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活动中,实现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信息技术能够引导新农民掌握先进技术手段,在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发挥信息化优势,引导农民合理应用信息化基础设置,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4.
105.
数字经济赋能双循环的机理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6.
文章在梳理浙台两地乡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浙台乡村交流与合作涉及的平台及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以期为浙江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也为大陆与台湾的乡村交流与合作提供相应示范。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虽然时有波动,但仍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成为中日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相互投资促进了中日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和全球性大流行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国际跨境投资也严重受挫。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度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将大幅萎缩40%,毫无疑问,中日之间的相互投资自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0.
如何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摆在青海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分析了青海省生态经济产生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政治逻辑;并从全国省际产业分工视角研究了青海省发展生态经济的规模、动力、产业、空间布局及发展趋势等特征;通过借鉴生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启示,为青海省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些可能的发展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