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6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理论探索、宏观研究与旧事重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的创办,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史学界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20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为中国经济史学的拨乱反正、探新求索、繁荣进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作为中国经济史学界的一分子,不但深受刊物海容之惠,而且还不时从中获得诸多真知灼见与学术启示。值此《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20周年嘉庆之时,我除了对贵刊表达深切的感激和祝贺之意,还希望把自己对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三点不成熟想法,提出以供同仁们批评指正。一,深化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理论方法论探索。20年来,中国的经济史学研究,…  相似文献   
22.
自明末崇祯至清初顺治年间,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纷乱,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使得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延续多年的严重饥荒,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就东南诸省来说,这一时期粮食价格的上涨率是以倍数计算的,叶梦珠叙述当时松江府一带的白米价格云:“崇祯三年庚午年荒,谷贵,民多莱色,……然越二载壬申夏,白米每斗价钱一百二十文,值银一钱,民间便苦其贵,……自是而后米价大约每以千文内外为率,至十一、二年间,钱价日减,米价顿长,斗米三百文计银一钱八九分,识者忧之,然未有着十五年春之甚者,……白米每石级银五两,  相似文献   
23.
清代闽西四堡族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国社会经济史上的族商问题,早已引起前辈学者的注意,但由于资料的欠缺,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一九八五年以来,我们为从事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曾多次实地调查闽西四堡族商的历史,并相继获见当地商业世家马氏和邹氏的族谱。  相似文献   
24.
关于清代的粮食价格问题,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粮食价格问题,美国王业键、日本中山美绪以及国内陈春声等学者在近年做了许多深入的研究。1987年王业键先生又发表了《十八世纪福建的粮食供需与粮价分析》一文,对1745—1756年福建的米粮价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王氏的米价数据来自福建巡抚和闽浙总督逐月向乾隆皇帝奏报的粮价单和其他清代档案资料,其可信程度是相当高的。然而,从粮食价格中反映出来的社会经济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我的这篇文章,试图从清代福建粮价的另一个侧面,即主要从非正常年景的粮食价格这个侧面,来探讨清代前期福建粮食供应和粮价的大体趋势,并由此就清代福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作某些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25.
冯尔康、常建华二先生合著的《清人社会生活》一书,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社会史专著,该书的出版,必将为促进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深入起着重大的作用。 全书共分十二章,从清人的等级社会生活、社团活动,宗族社会、家庭结构和人们 的移动、就业,社会救济及一般民众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时令节日、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都作了广泛而细致的分析,作者在对汉族社会作重点描绘的同时,还对满、藏、蒙古、回、苗、壮、维吾尔、高山族等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习俗作了全面的介绍。这种多层面、多角度的社会史描述,不仅为人们全面地了解清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幅极为完整的历史图卷,而且也为中国社会史的深入研究,开创了一个很值得借鉴的研究构架。  相似文献   
26.
今年是本刊创始人傅衣凌教授诞辰八十周年和逝世三周年,为纪念傅衣凌教授对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卓越贡献,特辟本期为傅衣凌学术纪念专号,邀请傅衣凌教授生前的部分友好和学生撰写论文,以表达我们对傅衣凌教授的崇敬和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分析台湾杨氏族商的殖产过程及商业经营状况,讨论了以往学界对于传统家族制度批评的诸问题。指出社会生产规模与效益的扩大,是需要社会的诸多因素加以配合的,杨氏家族在清代台湾生产资源较为丰富、市场条件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里,繁衍经营,虽然历经近200年的殖产与分家析产的沿袭过程,家族规模与经济实力并没有日益细分萎缩化,相反地不断有所扩展壮大。而在另一方面,中国家族制度所具有的包容性和适他性的文化特征,使得杨氏家族在清代后期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不断变化的情景下,能够不失时机地适应商业市场经济变化的潮流,以传统的家族共有财产,直接投资于工商业活动。这也揭示了中国传统家族制度完全有可能在近现代的社会经济变迁中,发挥比较积极的适应和促进工商业市场经济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是舶来名词,与中国二千年来固有的历史称述并不相符。近半个世纪以来,历史学家们为问巴这种西方的社会发展理论,套用于中国的历史社会,想尽了种种的论证方法,但总是有些不尽如人意。有一些历史学家为了解决理论套用实际所产生的矛盾,提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态并未脱离于西方理论的框架,但其自身存在着不同于西欧社会的特殊性的解释。这种解释无疑使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更进一步探讨。本人十余年来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工作,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中国…  相似文献   
29.
在1987年广东深圳召开的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学术讨论会上,许多学者大力倡导推进中国的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提出了许多很有意义的研究构想。毫无疑问,这次会议对于促进我国的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十年来,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论著大量涌现,不仅在研究领域上有很大拓展,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突破。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史和人类学研究的兴起,往往与区域经济史的研究相互促动,使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在明清史研究上出现政治史和经济史有机结合、互动互补的新尝试.韦庆远教授的《明清史辨析》和郑克晟教授的《明代战争探原》,都是通过这两门专门史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从而对明清社会经济史的某些重变课题提出新的解释,作出富有启迪意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