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4篇
计划管理   3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会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华大学于增彪教授将利益相关者维度引入Carrol的多层次企业社会责任框架.阐释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观点,并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和报告规范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利益相关者所需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与评价问题.并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评价的现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2.
于增彪 《新理财》2004,(9):64-64
所谓"收支两条线",在严格意义上是说一个组织的某个单位只能在银行开设一个现金收入账户和一个现金支出账户;该单位取得或者经手的现金全部存入收入账户,只有上级或上级授权的个人或单位才有权从收入账户提取或划转现金,该单位各种开销所需要的现金,只能由上级或上级授权的个人或单位事先存入支出账户,发生支出时再从中提取或划转.这是一种基于内控制度考虑所设计的财务管理方法,在很多组织中常被上级当作从下级集中收入、控制下级支出额度和监督下级现金收支过程的工具.收支两条线最先用在企业,后来在行政事业单位广泛推开,成为各级政府管理所属各单位现金收支、防止舞弊和腐败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3.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央企考核办法)规定:从2004年开始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其实是中央企业,下文简称央企)的业绩考核使用年度指标和三年任期指标两类,前者包括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后者除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外,还重新考虑三年任期中每年的考核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国资委对央企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基本上是财务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4.
流程观下的作业成本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 作业成本制度主要由美国人创造,是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工具。据记载,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就曾创造“作业成本分析”(Activity Cost Analysis)的方法,用来管理间接成本。“作业成本分析”完全可以看成作业成本制度的雏型,但作业成本制度在美国企业中流行起来,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此后才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另据记载,作业成本制度在学术渊源上固然可以追溯到1941年美国著名会计大师科勒(Eric Kohler)在《会计论坛》上发表的文章以及1971年加州大学斯托巴斯教授出版的《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但是,作业成本制度作为专门术语正式被学术  相似文献   
35.
于增彪 《新理财》2006,(4):62-63
将社会组织分为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和行政(政府或国家)机关三个类别进行管理,是我国特有的做法。在改革开放之前,事业单位是与企业单位相对应的概念,指受国家机关领导、不实行经济核算、所需经费由国库支付的单位。时至今日,事业单位在概念上已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一是从经费管理的需要出发,事业单位被进一步分成全额预算单位、差额预算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也就说其所需经费不是或不完全是由国库支付;二是如果将“经济核算”理解为追求利润,或者追求收入大于支出的效果,有些事业单位已经“变质”。  相似文献   
36.
于增彪 《新理财》2006,(5):61-63
尽管2004年我国国企仍有13.8万户,尽管国资委在今天还掌控着169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但是,从国家政策走向以及主流经济学家观点看,国企势必走向彻底毁灭!大家知道,我国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是从国企中剥离出来的精品,其母公司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包袱。最初的上市政策保证了国家在上市公司中绝对控股的地位;接下来,国家提出“控制力”也就是相对控股的概念,不再拘泥于绝对控股,但也没有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后来,国家允许“国退民进”、管理当局收购(MB0)以及“股权分置”,其结果已经并将继续导致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翻牌儿”,从而使国有股逐渐萎缩下去。有趣的是,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的这种变化趋势,是与我国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37.
预算有用而又令人头痛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增彪 《新理财》2003,(3):37-40
粗略地说,预算首先是一种计划,是在办理某件事情之前从财务的角度对该件事情的办理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度、算计的系统方法。预算的作用很多,诸如作为计划和控制的方法、上下级沟通的工具、业绩考核标准,以及整合企业内部各层级、各单位、各成员的机制等等。历史地看,预算是由英国在13世纪首创,用于政府部门;到20世纪初美国杜邦化学公司和  相似文献   
38.
不能否认,我国有很多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和在校生以及在岗的总会计师和财务经理仍然对管理会计感到陌生和新奇。事实上,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从未中断过。最近一年来,其研究、教学和应用都在急剧升温。基于对管理会计学科的社会功能的判断、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各类组织对管理会计的需求以及我国管理会计潜在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管理会计正面临着最佳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39.
从金融危机中发现会计问题并予以解决,不仅是摆脱金融危机的要件.而且是创新会计、提升会计职业尊严的绝佳机会!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最近提出,金融危机的历史也是会计创新的历史.这一观点更加精彩.本文从财务会计、审计和管理会计三方面讨论会计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40.
人们通常将预算看成是计划和控制经营活动的工具、是对企业经理乃至普通员工绩效评价的标准、是组织成员之间沟通的手段等,但如果预算不准确,所有这些似乎都无从谈起。有些企业就是因为预算编制不准确而不得不废弃已经实施的预算管理系统。那么,应如何看待和解决预算不准确问题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