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0篇
财政金融   561篇
工业经济   154篇
计划管理   501篇
经济学   642篇
综合类   255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498篇
农业经济   158篇
经济概况   424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现有关于碳减排的文献主要关注政府自上而下的正式环境规制,然而忽视了以环保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对部分城市进行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依托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理论,使用渐进性的双重差分法估计环境信息公开对碳排放的影响,以考察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碳排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水平,不仅验证了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策略,也彰显了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碳减排作用。经过共同趋势、安慰剂、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同时,环境信息公开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东部城市、西部城市、环保城市以及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高人力资本水平城市的样本中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环境信息公开通过缩小规模效应、优化结构效应和提升技术效应等渠道降低了碳排放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多元碳排放治理体系提供了实证证据,论证了非正式环境规制在碳减排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2.
33.
34.
[目的]考察农地整治前后农户的收入流动性,并分析不同模式的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差异。[方法]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不同农地整治模式下农户收入流动性差异。[结果](1)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实施农地整治后农户收入有明显的"上升"流动趋势;(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的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农户家庭劳动力规模、农地经营面积和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收入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收入初始位置对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农地整治可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户收入向上流动;相对于政府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对农户收入的提升作用更大。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农地整治,深化改革政府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项目管理体制,大力创新农地整治模式,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地整治,为稳步提升农户收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5.
36.
37.
38.
39.
基于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通过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来提升对外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政治互信在样本期内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新兴优势产业以及投资目的为非邻近中国的“一带一路”国家上。  相似文献   
40.
虞洪 《农村经济》2020,(4):10-16
粮食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双重结构转型对粮食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散的小规模粮食经营模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规模的粮食经营模式又受限于地形地貌、基础设施以及技术装备等因素的制约,所以,粮食生产只能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土地规模和服务规模是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两大路径,其中服务规模是比土地规模更为重要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路径。而且,中国地形地貌复杂、耕作条件、要素配置以及主体发育等情况差异极大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粮食生产经营不能"一刀切"地采取单一模式,必须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模式。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优化粮食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培育壮大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