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科学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视角,提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的科学思路。主要的观点是:(1)推进资源产品向产业链的转型延伸;(2)推进城市由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升;(3)推进城市由资源向价值型的转型拓展;(4)推进城市与区域由“二元”发展向统筹发展的转型创新。由此,开拓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前景。  相似文献   
32.
所有制结构效益的好坏,可以在考虑产业部门生产力水平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而得出。作者分析了安徽省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四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所有制结构效益,认为该省非农产业所有制结构效益的总体特征是:国有经济较差,集体经济较好,其他类型经济明显好于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33.
中国应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什么叫新型城市化道路一般说来,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市人口占这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表示。这种城市化可以称之为“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实际上,城市化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其复杂程度远非可以用人口转移程度来反映的。比如,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城市化程度很高,但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却不高;又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超过80%以后,城市人口发生了逆向流动,即人口由市区向郊区回流,富人们纷纷到郊外居住,人们称之为“逆城市…  相似文献   
34.
论我国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城市的发展形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2l世纪初期,中国应特别重视走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思想观念等四个方面,推进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向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转变,认为构建城市经济圈将会推进这种转变,主张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建设应放弃规模优先战略,推行品质优先战略。  相似文献   
35.
合作区域与地方政府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市化加快推进过程中,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关系和发展格局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由城市和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合作区域。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区域类型,应该引起关注;为适应和推进合作区域的发展,城市和区域政府必须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和发展区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6.
程必定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24-27
产业转移具有区域相关性,同时也存在着“区域粘性”,而后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针对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思路,一是提升产业水平,调整振兴“存量产业”,大力发展“增量产业”;二要优化空间布局,整合城市资源配置,加快城市群建设,从产业和空间两个方面培育产业承接能力。  相似文献   
37.
当今世界 ,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潮流 ,推动着产业朝知识化、生态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 ,学术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三大潮流的宏观层面 ,而从产业层面 (中观 )对三大潮流进行贯通研究和把握则很少有人去做。由合肥工业大学黄志斌教授等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生态哲学体系及绿色设计方法论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当代产业的知识化与生态化》 (安徽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12月版 ,黄志斌、吴椒军、张本照合著 )对此作了开创性研究。该论著结合中国国情 ,顺应经济发展知识化和生态化…  相似文献   
38.
39.
<正> 一要破除发展农材商品生产只是农村问题的狭隘见解目前,我国农村正由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经济逐渐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这是我国八十年代经济生活中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只是农村本身的问题,似乎与城市没有关系,这是十分错误的。首先,商品生产不是为了生产者自身的消费,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它不受行业、部门和地区的限制,是社会化的生产。它通过广泛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使社会生产的两个地表空间范围——城市和农村都处于商品生产的汪洋大海之中。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冲破了自给半自给经济的束缚,使农村经济走出了农村的狭隘天地,同整个社会商品生产相  相似文献   
40.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从“发展导向”“经济增长”“要素流动”“机制创新”四个维度,通过“社会福祉共同增长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共享发展”“增加有技术含量的经济密度”“缩短要素流动的时间距离”“以改革开放创新减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分割”四条路径推进。智能化因素的融入,使四个维度有了新的赋能:在“发展导向”维度突出“普惠共享”的价值导向,在“经济增长”维度突出提高“智能产业”的密度,在“要素流动”维度突出利用“云”缩短距离,在“机制创新”维度突出通过“万物互联”减少分割、创造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但存在着发展不协调的“亚健康”问题,应率先实施全面智能化战略,通过全域智能化和全业智能化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和智能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