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6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1篇
经济学   90篇
综合类   16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8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often conceptualized through the lens of an improving or deteriorating level of institutional quality that alters transaction costs. However, in the context of comprehensiv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past decades, this perspective ignores the potential uncertainties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We propose that institutional change causes structural changes in transaction costs as well as accompanying transition effects due to uncertainty and learning costs. The extent of such transition effects is linked to 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e.g., institutional dynamism.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dynamism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long-term capital commitments and hypothesize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dynamism and FDI, and a moderating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dynamism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FDI. Using investment data by US MNEs aggregated on the host country level, we find support for our hypotheses with some qualifications. We derive implications for the middle-income trap discussion as well as the ongoing fast-paced transition towards a sustainable global economy that is bound to shift attention from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institutional quality towards differences in transi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312.
文章旨在从微观经济主体视角考察南方经济占比上升。首先,文章提出了核算地区经济占比变动的新方法,把地区经济占比变动分解为微观主体的进入效应和成长效应。接着,文章发现,南方经济占比上升主要是由微观主体的成长效应主导,具体表现为企业成长更快、劳动生产率更高。最后,文章采用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代理"放管服"改革,实证分析发现,在2015-2020年间,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与其辖区微观主体成长显著正相关。文章的发现是稳健的,从微观主体视角揭示了南方经济占比上升是南方地区率先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13.
刘星  杨羚璇 《金融研究》2022,500(2):98-116
本文以2007-2018年拥有主体信用评级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企业财务错报在未来被重述这一场景,检验主体信用评级变动能否反映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研究发现,评级机构在发债企业财务错报年显著下调了主体信用评级,而在重述公告发布年没有上述现象,这表明主体信用评级下调反映了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在控制内生性影响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发债企业当期财务错报涉及盈余时,主体信用评级被下调的幅度更大,说明评级机构更加关注与盈余相关的财务信息。机制分析表明,评级机构维护自身声誉是主体信用评级变动能够反映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主要机制。此外,主体信用评级被下调还导致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负面反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主体信用评级变动反映企业真实财务信息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支持,揭示了主体信用评级的信息含量,也对理解中国情境下评级机构调整主体信用评级的行为动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14.
郭进  徐盈之  白俊红 《金融研究》2022,505(7):135-153
通过构建住房和便利设施供给内生的空间均衡模型,运用人口调查数据和反事实检验方法,本文考察了住房成本和便利设施水平变动影响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机制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发现:(1)住房成本随着异质性劳动力向城市集聚而显著上涨,但城市便利设施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高技能劳动力就业规模的扩大,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2)住房成本上涨与便利设施水平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异质性劳动力在城市间的流动与配置,反映在城市体系上,使得城市的规模分布分别呈现出扁平化和向大城市极化的特征;(3)就福利效应而言,住房成本上涨压缩了工资溢价带来的福利水平提升空间,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低技能劳动力福利差距的扩大趋势;更高水平的便利设施促进了福利水平的提升,但也加剧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福利不平等状况。城市规模对上述福利效应存在放大机制。  相似文献   
315.
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度创新要素流动与数据要素流动环境指数,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效率,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绿色创新发展的空间影响,并探究数据要素流动环境的空间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仅通过改善绿色技术效率促进本地绿色创新发展,而对邻近地区绿色创新发展起抑制作用。在数据要素流动环境的调节作用下,从本地效应看,人才要素流动通过影响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发展,呈“双轨驱动”特征;资本要素流动仅通过改善绿色技术效率提升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水平,呈“单轨驱动”特征。从空间溢出效应看,数据要素流动环境能合理调节人才和资本要素的空间流动,缓解创新要素的空间错配,进而对邻近地区绿色创新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16.
采用有双变量GARCH模型进行修正过的事件研究方法,对2007年中国沪、深两市51起代表性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并购能给目标公司带来显著的价值增值,但在长期内并不明显;并购公司不同并购策略能给目标公司带来不同的影响;经营业务专业化与区域位置集中化类型的并购使目标公司价值增大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317.
本文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并利用2008-2017年浙江省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显著推动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并促进了创新成果转化,但创新能力的提升尚未能刺激服务外包的扩张;外包培训与合作、学习模仿是承接服务外包过程中获得技术扩散的最关键途径;国家设立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政策效应显著,在带动区域服务外包和创新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研究还表明当前服务外包产业结构的低端化显著阻碍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本文的政策启示不仅有助于浙江省进一步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对新常态下"中国服务"攀升全球价值链也有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18.
周颖刚  肖潇 《金融研究》2022,505(7):115-134
本文从生产网络视角出发,研究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汇率变动对中美两国股票市场的直接影响以及由行业间生产联系带来的网络影响。从静态一般均衡模型可推出具有空间自回归(SAR)模型形式的实证模型,其中以行业间投入产出关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实证结果发现,中美双边汇率变动对两国股市的影响在贸易摩擦期间均比之前更为显著,人民币贬值导致中国股市收益率下降,其中约50%是由行业间生产联系带来的网络效应,而美元升值导致了美国股市收益率下降,其中约37%是网络效应。关税制裁波及的行业与未波及行业的股票收益率均受汇率变动影响,但后者受到的网络影响更大,且各行业受到的网络影响主要由其下游行业传递。  相似文献   
319.
本文使用2011—2019年美国汽车市场数据,测度了1354款车型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替代弹性,在识别了原产地规则限制度对合规车型售价影响的基础上,反事实模拟测算了《美墨加协定》汽车原产地规则调整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美国汽车市场上各款车型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替代弹性是异质性的;(2)以北美区域价值含量为代理变量的原产地规则与美国汽车市场上合规车型售价呈正向相关关系,与不合规车型售价呈U型关系;(3)《美墨加协定》汽车原产地规则限制度的提升,会对需要调整采购决策以继续合规的车型销量产生负向冲击,其他车型受市场替代效应的影响,其销量有所增加;(4)原产地规则调整降低了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外汽车中间品的需求,提升了对区内汽车中间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320.
为拟合京津冀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扩散与回流效应,利用2005-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以北京、天津为单核心或双核心的城市主导产业对外围城市关联产业以及高产值产业的扩散效应模型,分析得出3个结论:①首都对外围城市的回流效应导致外围城市产业发展低端化,并制约首都高端制造业发挥扩散效应;②首都与区域内中小型城市发展差距大,使第二大城市承接发展转移的中介功能得到提高,并通过与首要城市的连结促进承接发展转移的中介城市产业发展;③回流效应影响主导产业向外关联性拓展,导致外围城市产业发展仍需依托聚集经济,相同产业的大量集聚影响产业多样性,制约产业集群发展。基于此,建议通过提升外围城市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水平、加速主导产业升级以及强化第二大城市中介功能,提升城市间产业协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