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25篇
经济学   51篇
综合类   18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城市经济区的辨识是城市区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提出城市影响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数学模型来确定城市影响范围,并以京津冀经济区为例运用作图的方法来对城市经济区进行辨识。同时对京津冀经济区如何发挥京津的核心辐射作用以及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2.
基于效率和平衡视角,通过纳入结构差异和体量差距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方法,以此对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发展效率与平衡水平进行评价。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中心城市北京的效率水平过高导致产业过度聚集。在较长时间内,城市群产业发展平衡水平并无太大变化,但是城市群内城市的竞争压力逐渐向城市群西南方向转移。进一步讨论结果显示:新方法的测度结果是可信的;金融、公共服务等行业在城市群内的分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制造、教育和文娱等行业却在不断恶化,总体来看,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3.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各物流节点城市的经济发展及物流需求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对该地区13个物流节点城市进行了层次划分,并针对每一层次的物流节点规划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4.
京津冀区域铁路交通网络结构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朱桃杏  吴殿廷  马继刚  赵莉琴 《经济地理》2011,31(4):561-565,572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将城市空间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于区域铁路交通网络研究,对了解区域中各重要节点交通特征、加强区域间合作和优化区域铁路交通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以目前京津冀区域铁路交通城市节点间铁路距离里程为依据,借助空间句法模型指标评价京津冀区域铁路网络规划的合理性;以区域内城际间列车联结次数为依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价城市节点间社会联系的密切度。结论包括:①空间句法指标值中,京津冀都市圈铁路网连接度平均水平为3,控制值均值为1.06,平均深度值高于50的城市节点占85%,说明铁路交通轴线具备较强控制力和联动性。其中北京、天津、廊坊、保定等城市节点平均深度值相对较小,便捷程度相对较好;②社会网络分析均表明京津冀区域铁路网络结构呈现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核心,以唐山、秦皇岛为次核心,其他城市节点为第三梯队的格局。京津冀铁路出行网络总体联系密度为0.673,说明京津冀区域各节点铁路出行线路联系比较密切;③京津冀区域铁路网整体规划现状和连接格局、联系水平等与各城市经济发展基本保持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城市铁路网络规划与加强联系的过程中,应考虑各城市产业特征,进一步统筹产业发展与铁路网络布局的关系,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5.
基于自然界生物系统有机循环机制提出的产业生态学,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界系统为依托,资源的高效流动为命脉的"社会—经济—自然"相互协调的一个复合高效系统。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的高速增长与产业生态化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正是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首先从理论上对产业生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产业生态学视角,分析了京津冀产业生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京津冀的资源禀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京津冀区际间产业生态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以都市圈为空间地域单元,以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系统分析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变动与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ROXY指数方法,探讨京津冀都市圈整体人口变动态势及核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及空间演化路径。研究表明,目前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变动呈加速态势,城镇体系呈“双核”格局,各区域人口贡献度差异悬殊,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等,人口城市化度稳步提升;京津冀都市圈总体上处于人口向空间分散的趋势变动,人口郊区化特征逐渐显现;北京和天津分别处于人口郊区化向逆城市化的过度阶段及人口城市化向郊区化的过渡阶段,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人口城市化演进更加迅速和成熟。  相似文献   
47.
文章在解析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内涵的基础上,从资源视角创新性地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通过对2005-2012年相关数据的分析,考察京、津、冀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协同度。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产业创新环境的有序度优于创新主体的有序度,二者均有增长,但是创新体系整体协调度较低,且伴有较大波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营造京津冀三地政策和资金的协同发展环境、注重京津冀三地高新技术产业互补性发展和探索京津冀三地高新技术产业间资源的高效流动等具体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8.
廊坊身处北京、天津两大经济发达的都市之间,作为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文章从产业扩散效应、产业链分工和区位优势等方面对廊坊产业定位进行分析,并根据廊坊现有条件,确定廊坊的主导产业.同时在市场机制不完善、存在诸多制度障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产业区域合作和产业发展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9.
考虑到省市间协同创新能力受省市内和省市间因素的共同影响,从创新能力的相似性、耦合性以及制度邻近性、认知邻近性、地理邻近性5个方面构建京津冀省市间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省市间协同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这些因素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天津的协同创新能力最好,北京-河北的协同创新能力最差,这种结果与京津冀省市内各自创新能力分布不均衡紧密相关;②创新能力的相似性、耦合性对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具有正向影响;③认知邻近性、地理邻近性以及制度邻近性中市场化程度的相似性对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市场化程度相似性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制度邻近性中的地方保护相似性对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富活力和制度优势的微观经济实体,对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京津冀区域经济要协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要优化,区域内上市公司要发挥带动作用。本文采用2003~2016年京津冀十三市的面板数据,在验证通过京津冀十三市产业结构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上市公司对区域产业结构作用关系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未能形成有效的产业协同;总资产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呈现负效应,而上市公司的数量、投融资数额、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层次系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本文在研究基础上,从上市公司角度提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